11月9日,抗病*概念股开盘走强,截至收盘,疫苗企业康希诺(,SH)涨幅5.9%,拓新药业(,SZ)收盘涨停,凯莱英(,SZ)也逼近涨停。
资本市场的异动来自于“奥密克戎”。这一新冠变异*株携带30多处突变,虽然还未被确证有更高的传染性与致病性,但已经引得疫苗企业纷纷发声,各公司股价也应声上涨。
对此,中国疫苗研究员陶黎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理论上说,新*株有多处突变,会对新冠疫苗以及中和抗体的效果产生影响,但股市的反应有些过度。“公众需要认识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换疫苗*株并不难,而奥密克戎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株还无法确定。”陶黎纳说道。
疫苗效力或受威胁企业称正研制新疫苗
虽然世卫组织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奥密克戎是否将引发更严重的疾病,或者比其他源自SARS-CoV-的变异株传染力更强。但根据奥密克戎的图片,相比德尔塔*株,奥密克戎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这一消息引得国内外疫苗企业纷纷发声。据媒体报道,康希诺正在收集和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相关信息,并开始针对新突变株开展的疫苗研发;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沛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已启动通过全球合作伙伴网络积极收集并获取新变异株奥密克戎相关信息及样本,将尽快开展评估和研究,以了解奥密克戎株对现有新冠病*灭活疫苗的影响及研制变异株疫苗的必要性。
此外,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泰生物(,SH)、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南疫苗股份有限公司,均对外回应称已经启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研发。
对此,陶黎纳解释称,人体注射疫苗产生抗体,与新冠病*之间是一个相对精确匹配的过程,如果新*株变异增多,二者的匹配度就会下降,疫苗接种效果可能会下降。
不过他表示,从技术上看,研制针对变异*株的疫苗难度不高,不同技术路线的速度可能略有差异,最关键的限制来源于审批——何时启用新疫苗需要由专家综合评判。
此前,张文宏曾撰文表示:“变种病*是否对目前的初步建立的脆弱的人群免疫构成威胁,需要两周左右的观察时间”,而现在全球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病*中和试验数据,在两周到数周内都会出结果。
陶黎纳举例,研究者可以通过奥密克戎的基因序列构建假病*,再去观察现有疫苗产生抗体的有效性变化趋势,就可以在未来两周得出奥密克戎对现有疫苗影响的研究结果。
这印证了强生公司的回复。此前,强生表示正在密切监测新变异病*株,并且已经在测试公司的疫苗对新变种的有效性。
此外,全球其他疫苗公司对奥密克戎的回复大多围绕收集信息和疫苗开发展开。例如,Moderna称将针对奥密克戎测试三种加强剂候选疫苗,包括开发专用于该变异株的加强剂,以及测试更高剂量水平的疫苗;辉瑞和BioNTech表示,正在研究新的变异株,预计将于两周内获得结果,如果发现确实存在逃逸免疫的变异,他们将可以在6周内调整其mRNA疫苗,并在天内开始批量交付。
在陶黎纳看来,天并不是很短的时间,新冠疫苗的交付速度本可以更快,只不过现在还需要按照原有审批路线做很多验证性工作。他还指出,目前新冠疫苗的研制流程已经相对成熟,未来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样,确定更换的*株后,两三个月就可以生产出来。
中和抗体效果可能受影响股市可能过度反应
日前,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学专家金冬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奥密克戎有更多突变并不代表传染性和致病性就更强,其传染性和致病性还有待观察,疫苗的防护效力可能会对奥密克戎有所降低,但不会完全失效,口服药则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奥密克戎的突变主要在S蛋白上,而辉瑞或者默沙东新冠口服药的机制(与S蛋白)有所不同,两个药同时失效可能性比较小。
陶黎纳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告诉记者,南非当地感染人数增加,奥密克戎*株占比迅速上升并不能推出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的结论,“也可能是当地卫生防御措施做得不好,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其他地方也呈现这种情况,我们才可以说新*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了”。
据央视网,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冠特效药已有六种,其中已有四种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为开拓药业(,HK)的普克鲁胺、真实生物和拓新药业(,SZ)合作研制的阿兹夫定、腾盛博药(,HK)的BRII-/BRII-、神州细胞(,SH)的SCTA01。
进展最快的是腾盛博药的两款中和抗体BRII-和BRII-,研发团队已于10月9日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附条件上市申报材料,有望1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
不过,陶黎纳表示奥密克戎可能会减弱抗体药物的治疗效果。
“口服药主要针对病*代谢过程的某个环节,而代谢路径通常不会被改变,因此奥密克戎影响口服药的可能应该是比较小的,但是单抗类药物可能受很大影响,因为单克隆抗体和病*有点像钥匙和锁,嵌合度是很高的。”
但股价的走向与分析产生背离。截至收盘,腾盛博药涨幅9.1%。面对来势汹汹的新*株,公众表现得紧张,投资者似乎也更加热情。
陶黎纳认为,这源于市场还没有习惯新冠变异株的存在,或者公众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新冠疫苗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研制出来,但其实目前的研制速度可以很快,安全性也有把握。
他还告诉记者,新冠变异*株面市,对于疫苗企业或者制药企业的困难其实是有限的,目前唯一的困难就是人们的观念。“从技术上看,现在像做流感疫苗一样,对新冠疫苗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从宏观层面来讲,研究者还要对技术路线和选取的*株进行选择,这就需要全球协作。”
陶黎纳还提示道,针对特定病*的某一生理环节进行阻断的新药物,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风险,从战略上看,接种新冠疫苗,依靠人体的免疫机制对抗病*更加安全成熟。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