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再现新的变异*株“奥密克戎”,目前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及地区出现了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封锁国境、限制旅行、禁飞航班等,多个国家为此升级防疫措施。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当地时间12月2日发布了一份有关新冠病*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欧洲可能造成的危害与风险的评估报告。报告称,初步数据显示,这一变种比此前的德尔塔变种传染性更强,且目前在欧洲已经报告了数十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因此欧洲疾控中心认为奥密克戎新变种在欧洲发生社区传播的可能为“高风险”,对欧洲可能造成的危害为“极高”。
为应对这一新*株的危害和风险,欧洲疾控中心敦促欧洲各国对未完全接种疫苗者加快接种,对4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加强针。同时各国应继续大力推行非医疗防疫措施,包括保持距离、佩戴口罩、增加通风和居家办公等。欧洲疾控中心认为核酸检测仍是早期发现病*感染者的最有效手段,并建议各国加强对已感染者的流调和对密接者的行动限制,这将有助于减缓病*传播。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2月1日报告境内首例变异新冠病*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美国*府消息人士告诉媒体记者,美国将宣布再次延长公共交通“口罩令”至明年3月18日。
上述感染者11月22日从南非返回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接种过两剂新冠疫苗。
12月1日,旅客抵达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美国*府预计2日正式宣布延长“口罩令”。相关*府机构已在1日晚些时候将这一调整告知行业人员。
现行“口罩令”在约瑟夫·拜登1月就任总统后颁布,要求乘客等待和搭乘公共汽车、火车、地铁、飞机、船只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必须戴口罩。这项规定原定持续至9月13日,后由运输安全局于8月延长至明年1月18日。
在美国,围绕戴口罩的争论一直未休,一些乘客乘坐航班时仍拒绝遵守这一防疫规定。依据美国联邦航空局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1日以来,已接到起乘客拒戴口罩报告。联邦航空局已要求对不配合的乘客“零容忍”。
8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一名戴口罩的男子在地铁上查看手机。(新华社发,莫妮卡·麦克盖文摄)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还在讨论加强入境人员病*检测等防疫措施。
目前,美国*府允许完成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外国旅客乘坐国际航班入境,但要求出示完成疫苗接种证明和出发前72小时内新冠病*检测阴性证明。
南非11月24日首次向世卫组织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株。美国现已禁止14天内在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莱索托、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和马拉维停留过的几乎所有外国旅客入境,并警告美国民众避免前往上述八国。
当地时间12月2日,希腊卫生部宣布,在本国最大岛屿克里特岛发现1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这是希腊首次发现该变异*株的感染者。
目前,希腊卫生部尚未发布相关细节信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今天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正在快速推进奥密克戎株疫苗研发。
日前,为防止新冠病*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蔓延,日本*府采取的禁止所有外国人新入境的*策引发
11月28日,人们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出发大厅等待。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将通过手机追踪奥密克戎*株感染者。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
相关消息称,该确诊病例为近期从南非返回以色列的一名女性。目前尚不清楚该病例是否为以色列卫生部27日公布的7名疑似病例之一。
当地时间11月29日,英国苏格兰地区的卫生官员称,在该地区又发现了6例新冠变异病*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截至目前,英国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已经达到9例。
11月25日,人们在英国伦敦佩戴口罩出行。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据路透社29日报道,葡萄牙卫生总局(DGS)表示,葡萄牙周一检测出13例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感染病例,均与里斯本足球队Belenenses的球员和工作人员有关。
因担忧新冠病*“奥密克戎”变异株扩散,当地时间11月2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从11月30日0时开始,暂停所有外国人入境日本。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当地时间11月29日报道,韩国*府对从南非等8国出发的外国人发布入境禁令,并将根据此变异株扩散情况等,及时调整限制入境对象国名单。同时,韩国还将开发奥密克戎变异株检测法,以便尽早发现此*株。
为应对新冠病*新型变异株奥密克戎,韩国*府决定,将禁止从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非洲南部8国出发的所有外国人入境。从这八个国家出发的韩国公民,无论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都需要在临时生活设施进行10天隔离。随着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国家增多,韩国*府将在确定奥密克戎的危险度和扩散情况后,逐步扩大限制入境对象国名单。
韩国防疫部门决定开发可检测奥密克戎的PCR检测法,现有检测试剂仅能检测出德尔塔等4种变异*株。奥密克戎检测法推广后,原来需要3至5天的变异*株检测时间,将可缩短至1天。
意大利科研团队发布了全球首张奥密克戎*株图片,26日至27日两天内,已有不少国家针对最早报告新*株的南非及其周边数国实施跨国航班和旅行禁令。继26日比利时报告欧洲首例“奥密克戎*株”的感染病例后,27日,英国、德国、意大利又相继确诊“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荷兰、捷克也报告发现相关疑似病例。严防“新冠病*变异*株奥密克戎”的扩散成为全球防疫新目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地时间报道,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安吉丽克·库切(AngeliqueCoetzee)于当地时间26日介绍了感染新冠病*变异*株奥密克戎的症状,并称该变体目前仅引发“轻度疾病”,感染症状“不寻常但很轻微”。
“这是一种轻度疾病,症状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轻微咳嗽。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感染者并没有失去味觉和嗅觉,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库切还透露,一部分患者正在家中接受治疗。
1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全国会议。活动中,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已在南非等地区流行,近期在中国香港也发现了一例。
“这个变异株很新,虽然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它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钟南山说,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判断,需要随时注意,但是现在还不会采取比较大的行动。“还有一个需要比较注意的是,对南非有关地方来的人员进行防控。”
在11月28日上午举办的《财经》年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表题为《新冠疫苗应用后首个冬春季疫情分析及防控策略》的演讲。他表示,围堵“清零”*策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这个“法宝”效果非常好;只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够防止奥密克戎*株的流行。
今天,张文宏在微博上发声,谈及对最新变异*株奥密克戎看法。他表示奥密克戎变种被发现是近期的突发性事件,毫无疑问是病*进化的产物。由于携带病*突变点多,在传播上短期内似乎战胜了南非的其他病*株,包括德尔塔*株。因此,世卫组织出于谨慎,将其列入了密切
△德尔塔*株与奥密克戎*株刺突蛋白突变对比图(医院)
图片显示,与新冠变异病*德尔塔*株相比,奥密克戎*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南非的安吉丽·库切(AngeliqueCoetzee)博士表示自己是第一个对于新变异*株可能出现提出警告的人。
“患者症状较轻,他们感到肌肉酸痛、疲乏,不适感大概持续一两天。没出现什么明显的症状。一部分感染的患者在家接受治疗。”库切介绍。
(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