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入!伏!最热的日子就要来了!
虽然是大热天,但是暑热却对养生有着特别的好处。俗话说“冬病夏治”,入伏之后的几十天,都是调养的好时机,马上转告给好友和家人。
“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
哪些适合冬病夏治??1.冻疮
该病多在寒冷季节发作。患者可在三伏时节进行治疗。
?2.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3.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
?4.胃肠道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5.风湿类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
?6.骨伤类疾病
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7.妇科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等。
?8.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很难说清楚,但冬病夏治对付亚健康不是无的放矢,它能针对亚健康的症状各个击破。
『三伏贴』里门道多冬病夏治,亲们一般就只听说过三伏贴了,一到这个固定的日子,医院肯定会再次挤满一批人。大家都知道三伏贴效果,到底效果好在哪里呢?
三伏贴并不是只有一种,它针对病症有着专门的药方。所以尽量不要选择网上购买,如果有空,可以根据我们下面的三伏天每个医院咨询和敷贴。
三伏贴里的四种常见中药
化痰逐饮、散结消肿。
治疗关节肿痛、湿痰流注也很好效果。
块茎为著名的常用中药,含20多种生物碱,
用于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跌打损伤等。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
用于治疗肝胃虚寒、胃脘疼痛等症。
具有解*消肿,杀虫,止痢之功效。
年三伏天日期??头伏:7.17-7.26
??二伏:7.27-8.15
??三伏:8.16-8.25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三伏贴期间切记...
??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比如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
??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
“冬病夏治”不是人人都合适“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通用,仅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
所以在选择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如果是疾病发作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贴敷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还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对于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以及两-三岁以下的儿童,不宜进行穴位敷贴治疗。
除了三伏贴,生姜夏日有奇用??受凉→喝生姜葱白汤
这个其实电视里有好多啦,淋雨了都会来碗姜汤。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温胃止呕、解*三大功效。凡属此类都可以用生姜,如吹空调已经外感风寒的人,喝一杯红糖姜茶可驱寒。
??阳气不足→姜水泡脚
阳气不足的人一般手脚冰凉,容易怕冷,经常腹泻,消化不良,常常精神不振,舌体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沉细。生姜切片,大火煮开后,加水泡脚。一定要泡过小腿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关节痛→热敷姜片
将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使用生姜,咸味入肾,热助阳气,辛散气结,所以对这类寒瘀凝滞的疼痛有效。
??老姜葱头→缓解肩周炎
老姜、葱头捣烂,用文火炒热后加白酒再炒片刻。睡前趁热敷在疼痛处,以能忍受为度,用毛巾包紧。次日取下,一剂药可用3~4次。干姜,温经散寒;葱头辛温,能散寒解表,温通阳气;白酒大辛大热,能够散寒活血通经。
手脚心发热的人、眩晕耳鸣、肝炎、口臭、便秘,内热较重的人不要多吃姜。
三伏天抛弃绿豆汤!喝这个~很多亲们会在三伏天里吃爽口的冰镇绿豆汤,其实并非是最好的养生汤饮。夏天炎热,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对于女性宫寒,男性肾寒,长期肠胃虚寒和慢性腹泻的人群来说,夏天喝是最佳时节。
姜枣茶最好在上午喝完,不要超过中午。
-姜枣茶-
1
『煮姜枣茶』
红枣姜片和枸杞加冷水下锅,煮开后转中火再煮10分钟以上,多煮一会儿更好,然后放入保温杯,继续焖泡。
2
『泡姜枣茶』
没时间煮的亲可以用泡茶的方法做姜枣茶:早上把姜切薄片,放保温杯中,加掰开的红枣,加入适量枸杞,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多焖一会儿。可以反复冲泡几次。
来源:以上内容综合自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潍坊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