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开源中小盘次新股说本批甘李药业和天智航
TUhjnbcbe - 2021/9/9 16:20:00

任浪、孙金钜、丁旺

摘要

本批核发新股9家,科创板注册8家,其中甘李药业和天智航值得重点跟踪

证监会本批核发新股9家(上批5家),科创板注册8家(上批6家),核发和注册速度均加快:甘李药业(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生产商)、葫芦娃(儿科用药生产的中药企业)、美瑞新材(中高端TPU提供商)、中船汉光(OPC鼓国产化和产业化)、锦盛新材(化妆品塑料包装容器提供商)、江西国光(江西本土连锁商超)、胜蓝股份(电子连接器及精密零组件提供商)、首都在线(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捷安高科(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研发商)、天智航(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研发)、山大地纬(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星图(数字地球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埃夫特(工业机器人研发)、云涌科技(工业信息安全产品提供商)、国盾量子(量子通信产品及技术服务提供商)、迪威尔(视听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皖仪科技(分析检测仪器及相关技术服务提供商)。

其中甘李药业和天智航值得跟踪:甘李药业是国内首家实现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同类产品价格较进口低20%,成本优势明显。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亿人且仍在持续增长,而人均医疗费用仅有美国的4%,市场扩张空间广大。公司胰岛医院市场市占率由年的1.01%上升至年的2.65%,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的进口替代趋势。

天智航是国内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领域龙头,产品渗透空间广阔。中国每年骨创伤病例高达万个,其中79.4%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截至年公司产品累计实施例手术,手术机器人使用比例极低。随着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辅助精准治疗方面的作用逐步被接受,公司产品将加速渗透并带来规模效应。

本期科创板上会15家,A股(不含科创板)上会8家,过会率均为%

本期科创板上会15家,较上期18家有所放缓,A股(不含科创板)上会8家,较上期6家有所加快,过会率均保持%。剔除金融股后,本期传统A股公司平均募资约5.7亿元,低于上期的5.5亿元,科创板平均募资约5.2亿元,低于上期的9.4亿元。本期开板新股平均开板涨幅达.8%(上期为.5%),主因万泰生物拉高平均涨幅,科创板上市首日平均涨幅.7%,高于上期的.8%。

开源中小盘次新股重点跟踪组合

三只松鼠(国内休闲零食电商龙头,发力线下渠道向全国化、全品类、全渠道的综合平台迈进)、良品铺子(国内唯一实现全渠道均衡融合发展的休闲零食龙头)、万泰生物(拥有首个本土二价HPV疫苗,化学发光试剂高速放量)、斯达半导(国内IGBT模块领域领跑者)、新产业(化学发光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体外诊断领域国产替代)、康华生物(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优势明显,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科博达(汽车控制器龙头,充分受益车灯LED化和汽车电子化趋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新股发行制度变化

1

深次新股指数本期上涨3.52%,表现强于沪市

本期(年6月8日至6月19日,下同)深证次新股指数上涨3.52%,表现强于于上证指数(1.26%)、沪深指数(2.44%),弱于创业板指(7.07%)。新股开板涨幅方面,本期传统A股共开板新股8只,平均开板涨幅.83%,高于上期.50%的平均开板涨幅。本期科创板共有6家公司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7%。

2

天智航(.SH)

2.1、专注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研发,营收高速增长

公司专注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营业务包括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及耗材和技术服务,年分别实现收入2.1、0.04、0.03和0.0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93.0%、1.9%、1.1%和1.8%。

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7、1.3、2.3亿元,CAGR为77.0%,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0.0、-0.3亿元。年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系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销量大幅上涨。至年,毛利率分别为67.2%、76.1%、84.9%,净利率分别为29.0%、-2.9%和-14.9%,ROE分别为14.8%、-0.3%和-5.4%。

2.2、公司亮点: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企业,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销量和手术量第一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企业,市场先发优势明显。公司已研发出第三代产品“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系统,为外科医生提供稳定的操作平台、精确的定位和智能的操作手段。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适用于辅助进行骨盆和髋臼骨折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并具有置入准确性高、透视辐射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年8月,在公司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辅助下,医院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上颈椎手术,螺钉精确置入,定位精度小于1毫米。此次手术突破了“生命的禁区”,案例在国际权威骨科杂志《Spine》发表。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入国内74家医疗机构并开展了常规临床应用,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所具有的“精准”、“微创”、“智能”、“低辐射”的临床优势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建立起了用户粘性,在后续跟踪服务方面优于竞争对手。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大型医疗装备,临床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才可以开展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由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购置成本较高和临床医生形成的使用习惯,竞争对手很难进入已经采购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医疗机构,公司先发优势明显。相较于国内的潜在竞争对手,公司已经启动了国际化建设项目,力图打开国际市场。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销量和手术量处于第一位。医疗机器人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导入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年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按照1:7的汇率折算,市场规模为35.7亿元),公司年度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收入.42万元,推算可知公司在医疗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为2.77%。目前因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处于市场导入期,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国内骨科手术市场的渗透率很低,-年公司累计确认77台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销售收入,已在全国74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应用,公司在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中的销售数量和手术量处于第一位。

2.3、行业大观:急需骨科手术机器人解决痛点,市场需求大

产业链全景:在骨科领域,形成了以美敦力、史赛克、捷迈邦美、施乐辉等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为主导的竞争格局,但这些企业以销售手术器械和工具等骨科耗材为主。我国骨科植入物生产企业也较多,主要在创伤、脊柱和关节领域提供骨科耗材(假体等)。在世界范围内,掌握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核心技术并进入临床应用的公司主要来源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的手术。

行业趋势: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精准治疗,国家鼓励行业发展。(1)全球骨科疾病发病率逐步提高,精准治疗是骨科手术未来方向。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世界范围内脊柱疾病、关节损伤、骨科创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数据显示,创伤已位居全球人类死因第四位;中国每年骨创伤病例高达万个,其中79.35%需要进行手术治疗5。骨创伤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突出问题。(2)传统骨科手术痛点亟待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处于推广期。针对骨科疾患,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国内骨科手术多采用传统的“徒手操作”模式,存在“结构复杂、位置深、创伤大、判断难”的痛点,手术风险高;手术效果严重依赖于医生经验,而由于学习曲线较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骨科医生在传统骨科手术中遭受辐射损伤也较大,患癌风险高。目前,国内应用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较少,但是随着医生对手术机器人产品功能、适用范围、临床精度、手术效果的认知加深,骨科医生对机器人智能辅助手术的接受度正逐步提升,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处于应用推广阶段。(3)国家鼓励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提高全国骨科治疗水平。在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医院共同组建的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提供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实时装机和手术量数据,并提供案例录入、浏览、筛选功能,为骨科手术机器人案例交流提供共享平台。据该系统已录入的信息统计,截止年末,公司的产品已累计实施例手术。

市场容量: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大,骨科手术机器人需求大。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需求缺口较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升,进而转化为对医疗器械的巨大需求,对高端医疗器械的接受度也逐步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大,在多方*策的鼓励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医疗器械增长速度远超过全球增长速度。根据医械研究院测算,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同比增长19.86%,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年为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为亿元,医药和医疗器械消费比为1:0.27,从消费比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提升空间广阔。从细分市场的情况来看,年,医疗设备市场是中国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占比56.80%;其次为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占比19.72%。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人数多,骨科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从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增长可见一斑,根据医械研究院数据,年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44%,达到亿元。针对脊柱和关节这类慢性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对治疗效果的更高追求,患者对完成高效、安全的骨科手术的需求更大,因此迫切需要引入机器人辅助技术,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治疗方案。

3

甘李药业(.SH)

3.1、国内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生产领先企业,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主要从事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原料药及注射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长秀霖”)、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速秀霖”),年分别实现收入25.5、1.2和0.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87.9%、4.1%和3.1%。

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23.9、29.0亿元,CAGR为10.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3、11.7亿元,CAGR达4%。同时,公司盈利能力维持高位,至年,毛利率分别为91.3%、92.1%、91.8%,净利率分别为45.6%、39.1%和40.3%,ROE分别为38.6%、24.6%和23.9%。

3.2、公司亮点:掌握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生产核心技术,价格优势明显

国内首家掌握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业化生产的企业,产品和渠道具有先发优势。公司是首家取得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生产批文并已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中国企业,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进行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公司已拥有了长效甘精胰岛素、速效赖脯胰岛素及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三个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品种,覆盖长效、速效、中效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从而更好地把握胰岛素市场快速发展的市场机会。渠道方面,公司相较其他本土企业也建立起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采用专业化的学术推广营销模式,拥有0余人的专业销售团队。截至年上半年,公司已与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在全国近医院均有销售,医院余家。

产品成本优势明显,有望受益于重组胰岛素产品进口替代。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上市以来,其在发达国家市场已较大程度取代了重组人胰岛素产品。而我国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基本被进口产品垄断。与进口重组胰岛素类似物相比,公司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主要产品“长秀霖”价格较同类进口产品低20%左右,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并在有效控制医保支出的同时使更多糖尿病患者能够接受高性价比的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年至年,“长秀霖”制剂在国内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11.4亿元及1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34%。公司产品在国内糖尿病治疗药物临床用药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医院市场份额由年的1.01%上升至年的2.65%,市场占有率提升53.79%。随着公司产品线的拓展、渠道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公司将充分受益于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的进口替代趋势。

3.3、行业大观:胰岛素市场潜在空间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加速渗透

产业链全景:上游市场竞争充分、货源稳定,下游对生物制品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所处行业上游主要涉及酵母粉、葡萄糖、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等原辅材料以及内外包装材料的生产。发酵生产中所使用的菌种或细胞系均由各制药企业自身研发培养,而上述物料基本为标准工业产品,具有生产厂家众多、市场竞争充分、货源稳定的特点。生物制药企业通常对每一类重要原辅材料均会选择数家备用供应商,不存在对某一供应商有重大依赖的情形。医院和医药零售企业。生物制药产品在销售模式上以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为主,通过医药经销商进行物流配送,药品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拥有自主性,不存在对某一经销商存在重大依赖的情形。

行业趋势:发展中国家糖尿病诊断率及胰岛素治疗率大幅提升,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不断渗透。IDF数据显示,以中国、印度、巴西及俄罗斯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正逐渐成为糖尿病大国,糖尿病负担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另外,国际临床医学界经过与糖尿病几十年来的斗争,在治疗理念方面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传统观念中,仅具有胰岛素依赖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或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才需采用胰岛素。而近年来,国际学术界主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从单药治疗向早期联合用药治疗转变,从首选口服降糖药向早期应用胰岛素转变。同时,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不断渗透。在发达国家市场中,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已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占全球胰岛素销量的60%左右;若以销售额计算,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占全球胰岛素市场份额已超过80%。但在国内胰岛素市场,重组人胰岛素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动物源胰岛素在低端市场亦有使用,主要原因是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价格较高,且进入市场较晚。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专业化学术推广帮助医学界和患者对产品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国内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售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市场容量:国内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人均胰岛素使用量提高将推动行业大幅扩容。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糖尿病药物市场研究报告》,在年左右,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7%,由此,推算出全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约为万人。根据IDF公布的数据,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糖尿病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快速增长。IDF预测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数量将达到1.5亿人。在患者群体基数庞大且仍在继续增长的同时,人均胰岛素使用量相比国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IDF统计,国内仅有2%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类药物控制血糖,而这一比例在美国约为30%。另外,国内糖尿病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和胰岛素使用量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IDF研究统计,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年人均医疗费用约为.3美元;而美国糖尿病患者人均年医疗支出高达.5美元。IDF预测,年中国胰岛素市场容量占全球的比重将从年的4.81%提高到20%。届时,国内胰岛素市场容量将近亿美元。

4

葫芦娃(.SH)

4.1、国内少数专注儿科用药研发生产的中药企业,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主营儿科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和其他药物,年分别实现收入7.4、3.1、1.6和1.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6.8%、23.7%、12.2%和7.3%。

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9.8、13.1亿元,CAGR为41.2%,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0、1.2亿元,CAGR达.2%。近年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公司不断扩大营销网络建设,近几年加大品牌推广及广告投放力度,使得“葫芦娃”品牌在行业及消费者中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自年1月以来“两票制”*策实施使得公司配送经销商模式收入及占比逐步提高,该模式下产品销售价格相应提高,促使公司销售收入及毛利率明显提升。至年,毛利率分别为48.6%、61.4%、62.0%,净利率分别为3.4%、10.2%、9.2%,ROE分别为13.0%、21.7%、18.3%。

4.2、公司亮点:儿科用药产品体系、剂型完整,品牌优势明显,配送商模式毛利高

儿科用药产品体系、剂型较为完整,行业市占率领先。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儿科用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医药企业较少,主要是由于我国家长普遍不愿儿童参与临床试验,导致儿药研究时间长、资金成本较高,造成国内儿童药物研发包括剂型改进等进展缓慢,儿科用药面临品种少、剂型少、规格缺乏等问题。而公司在儿科制药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目前拥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肠炎宁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小儿氨金*敏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咽颗粒等在内的优质口服儿科用药24个品种,其中口服儿童专用药品(不含成人儿童双跨产品)共有17个品种,涵盖了儿童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及全身抗感染用药,形成较为完整的儿科用药产品体系。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个药品批准文号,共有58种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97种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化积片、尼美舒利缓释胶囊为独家剂型产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每袋4克装)、肠炎宁胶囊(每粒装0.3g)、肠炎宁颗粒(每袋装2g)为独家规格产品。目前,小儿肺热咳喘和肠炎宁产品在OTC市场占有率位居同类产品第二名。

“两票制”后,公司销售渠道以配送商模式为主,产品出厂价和毛利率大幅上升。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主要有三类:直销模式(面向大型药品连锁药店)、传统经销模式(医院、私人诊所、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商业公司等医疗终端及中小型零售药店)、配送商模式(医院)。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通知明确,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以期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两票制*策的实施对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产生较大影响,两票制实施前,医院终端客户销售产品主要以传统经销渠道为主(占比52%),两票制实施后,配送商模式占比由年的18.8%快速提升至47.8%。由于配送渠道的定价明显高于传统经销模式,两票制后公司产品单价大幅上升,毛利也相应提升。

4.3、行业大观:医药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儿科用药需求旺盛

产业链全景:上游对医药制造行业成本影响较大,下游药品销量直接影响医药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中成药制造的上游为中草药材的种植、药材或部分中药饮片流通行业。中草药材价格会直接影响中成药制造成本,而中药材作为农作物产品受区域、气候、节气、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影响上游供给能力和供应原材料的品性、质量。而化学药制造的上游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辅料或已初步合成的原料药(有效活性成分)。由于化学药上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原料的提取、合成、裂解等环节,受我国当前环保*策影响较为显著,如上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工艺不合规或配方超标,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策要求的,将会降低上游供给能力,从而导致原材料供应价格上升,影响医药制造企业的成本。医药制造企业下游链条主要包含经销商、配送商等药品流通或销售企业,以及医疗机构终端、零售终端和基层市场终端的终端市场。前者主要负责药品的推广、流通,后者主要为药品实现最终销售的环节。下游药品的销量直接影响到医药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而国家医保体系则构成了部分药品的重要付费主体。此外,在药品销售领域,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省级平台、药品交易所、区域联合体等不同参与者,也影响药品的销售模式、营销模式。

行业趋势:*策出台推动医疗行业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由于国家产业*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呈现平稳增长趋势。由年的12,亿元增长至年的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36%。随着*府相继出台法规提高生产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医院集中采购和4+7城市带量采购试点,实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医院采购药品的疗效要求,医药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规范化程度不高、研究能力较弱、资金实力不强、污染严重的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将面临转型、寻求龙头企业并购或遭到市场淘汰,具有较强仿制药与原研药研发能力、销售能力及产品质量优势的企业将占据优势地位,未来行业内企业整合将加快,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市场容量:儿科用药市场千亿规模,且保持较快增速。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涉及儿科用药市场,同时也涉足承认呼吸和消化系统药物市场,几大细分市场均有较好的成长性。(1)儿科用药市场:目前儿童药市场规模(包括医生开处方药时给儿童使用药品减半部分)已经突破0亿元,增速保持在8.5%左右。医院治疗情况来看,随着居民对儿童健康的日益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源中小盘次新股说本批甘李药业和天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