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9/5 15:18:00
近日,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林松毅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在线发表了题为“PotentialMechanismsMediatingtheProtectiveEffectsofTricholomamatsutake-DerivedPeptidesinMitigatingDSS-InducedColitis”的研究论文。林松毅教授为通讯作者,MengqiLi为第一作者。炎症性肠病(IBD)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炎症疾病,其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血便和体重下降。IBD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且仍然不清楚。然而,肠道屏障功能异常和炎症因子分泌在IBD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很多常规抗炎药物用于治疗IBD,包括皮质激素、抗TNF-α抗体、5-氨基水杨酸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然而这些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经常带来一些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没有严重副作用的食源性天然生物活性剂用于安全控制IBD中的长期炎症。天然肽由于其良好的细胞扩散性、渗透性和低*性而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兴趣。近年来,研究人员对鉴定自蘑菇中的各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健康益处进行了探究。松茸(Tricholomamatsutake)作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可食用真菌之一,富含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脂肪含量低。研究报道,松茸中的双链多糖、多肽和matsutakeols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目前,对松茸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上,而对松茸衍生的生物活性肽的抗炎作用还未有特定的研究。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松茸蛋白水解物中鉴定出肽Ser-Asp-Ile-Lys-His-Phe-Pro-Phe(SDIKHFPF)和Ser-Asp-Leu-Lys-His-Phe-Pro-Phe(SDLKHFPF),并证实了其在LPS诱导的RAW64.7巨噬细胞中具有自由基清除和抗炎作用。各种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肽已经被证实能够通过调节粘膜免疫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和改善上皮紧密连接(TJ)和屏障功能异常,从而维持、提升或修复肠细胞稳态。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究了松茸衍生肽SDIKHFPF和SDLKHFPF在葡聚糖硫酸钠(DSS)引起的结肠炎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这两种肽都能够缓解包括腹泻、体重下降、血便、结肠缩短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等结肠炎症状,并减少黏液破坏、杯状细胞枯竭和肠道通透性。SDIKHFPF和SDLKHFPF能够通过促进结肠中紧密连接蛋白zonulaoccludens-1和occludin的表达和通过抑制髓过氧化物酶和促炎症因子来减轻结肠炎症,从而达到保护屏障功能的目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肽能够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和NF-κB水平,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SDLKHFPF在减轻结肠炎上比SDIKHFPF作用更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肽SDLKHFPF能够通过NF-κB/MLCK/p-MLC信号通路来调节TJ蛋白表达和促炎症因子的产生,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结肠炎。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