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明华
来源:胃肠病
编辑:医院杨传鼎
一、概述:
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二、发病原因
1.饮食性因素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4.肠道炎性疾病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5.基因异常家族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第5对染色体长臂内一种被称为APC(adenomatouspolyposiscoli)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和缺如有关。正常情况下,该等位基因需要同时发挥作用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当该基因出现缺如或发生突变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消失,从而发生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和癌变。
三、临床症状
1.典型症状
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症状。
3.诊断依据①便血或黏液脓血便史。
②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③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④病理检查可确诊。
四、结肠息肉分类及癌变几率
1.淋巴性息肉:
淋巴性息肉又称为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的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较女性多见,病灶多位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2.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时由于肠粘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息肉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上皮成分亦可呈间叶样变,尚不能肯定。
3.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化生性息肉。息肉多分布于远侧结肠,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幼年性息肉:这种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4.腺瘤:
结肠腺瘤是结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厘米以下。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未成熟细胞分布于腺体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率在1%~5%左右。
(2)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A.腺瘤大小,数目及解剖分布的特点:腺瘤38%≤0.5cm,36%为0.6~1cm,≥1cm为26%;60%单发,40%为多发,随年龄增长,多发性的增多。绒毛状腺瘤60%2cm,86%为轻度不典型增生,6%属重度者。
B.腺瘤与癌变:腺瘤变癌的概念已被接受。从世界范围看,当移民至结直肠癌高发区,其腺瘤变癌的流行亦增多,癌变率与年龄及腺瘤大小呈正相关,且左半结肠明显。
小于1cm的1.3%恶变,1~2cm之间的腺瘤仅9.5%恶变,大于2cm腺瘤的46%恶变;
管状腺瘤仅4.8%恶变,绒毛状为40.7%;
轻度的典型增生5.9%恶变,中度及重度则分别为18%及34.5%。
乙状结肠找到腺瘤者同期近段结肠腺癌发生率为31%。其中8%为进展性腺瘤或癌。
C.癌变时间:腺瘤发生癌变是一个长时期的慢性过程,至少5年,平均10~15年,这也和良性腺瘤生长很慢相符合。
D.腺瘤数目与癌变:单个腺瘤者29.7%,2~5枚者为51.7%~76.9%,6~48枚者为80%癌变。
国内报道癌变腺瘤中源于多发性腺瘤者占71.4%。
临床上所见到腺瘤大多为2cm以内大小者,在考虑其处理时不需过多强调癌变问题。对有原位癌变的腺瘤,局部切除定期随诊即可,不必扩大手术。患有腺瘤的病人,切除后仍定期随访,注意新腺瘤发生。
5.其他常见息肉:
(1)幼年性息肉及息肉病:
幼年性息肉(juvenilepolyps)又名先天性息肉、潴留性息肉或幼年性腺瘤,常见于幼儿,但成人亦可见,大多在10岁以下,70%以上为单发,但亦可多发(一般为3或4个),60%发生于距肛门直肠10cm以内。
⑵幼年性息肉病(juvenilepolyposiscoli,JPC),
多发性息肉组织形态同单个幼年性息肉,但具有家族性。单个者多为良性,无恶变倾向。为多发性者,可发生于胃肠道各段,可达25~40个或更多。有限于胃的家族性幼年性胃息肉瘤,或限于结肠的家族性结肠幼年性息肉瘤。也有自胃至结肠的称家族性广泛幼年性胃肠息肉病(familialgenereralizedjuvenilepolyposis,FGJP),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并可合并胃肠外的畸形。虽然幼年性息肉形态为良性,但由于多发且可同时合并腺瘤因而恶性机会也大。其治疗为摘除息肉,对该类家庭成员10岁后即应开始终身定期筛检。
(3)炎性息肉(inflammatorypolyps):
(4)化生性(增生性)息肉(metaplastic,hyperplasticpolyps):
为较小半圆形突出黏膜面形似露珠状,无蒂.
(5)黏膜肥大赘生物(黏膜过度增生):
在内镜检查时可见黏膜小突起,即黏膜息肉,小于0.5cm。为正常黏膜被黏膜下组织顶起,占切除小息肉的18%,无临床意义。
五、结直肠息肉病
结直肠息肉病与结直肠息肉的区别在于息肉或腺瘤数目之分。根据Morson的标准个以上者属息肉(腺瘤)病,包括新生物性与非生物性。但在息肉病中,往往在非新生物性者亦发生恶变等肿瘤特征。
1.家族性腺瘤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结直肠内常布满息肉状腺瘤,如不及时治疗,35岁以前约3/4癌变,至50岁以后几乎全部发展为癌。由于婴儿时期无息肉发现,故此病不属于先天性疾病,但肯定与家族遗传有关。男女均可遗传,但无隔代遗传发现,即只限于有此病者传给下一代。
2.Gardner综合征:
由Gardner和Richard年首先报告,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比家族性息肉病更少见。它的临床特征是除结直肠息肉病外,还可并发以下各情况:
①腺瘤:结直肠有多发腺瘤外,胃及小肠也可见到,腺瘤发生可较迟甚至30~40岁才出现。
②骨瘤病:良性骨瘤或外生性骨疣,多见于颅面骨骼,尤以上下颌骨。
③皮肤软组织肿瘤:常为多发性,位于皮肤或皮下,如表皮样囊肿、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尤以位于腹部手术瘢痕处,此外腹部手术时尚可见到肠系膜纤维瘤。
3.黑斑息肉病(Pentz-Jeghers综合征):
黑斑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疾病,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年Peutz首先描述此症,年Jeghets等又进行了系统总结因而得名。为错构瘤,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虽认为系非新生物性但可癌变。病理可见,息肉由正常的黏膜腺体组成,与管状腺瘤相似,其间包括黏膜肌层呈树枝状伸入腺管之间,故可见到中轴间质,有平滑肌纤维为其病理特征。
4.CronkhitCanada综合征:
年由Cronkhit及Canada首次报道,为皮肤色素斑及幼年性息肉共存,色素分布在手指尖掌侧及手背,指甲萎缩,为幼年性息肉瘤合并外胚层的改变,前者具有典型的固有层增生、炎症细胞充填于扩大而移位的腺腔,中等形态,尚无足够证据说明其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六、治疗
1.手术治疗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结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2.药物治疗
(1)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或中药口服或灌肠为主。
(2)较大量出血除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输液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外,应做好术前准备,如备血等。
(3)出血量大于ml或血压不能维持,应及时输血并行剖腹手术治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