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补营养和饱食
得了慢性结肠炎时间长后,病人一般会逐渐消瘦,并有神疲乏力等症状,很多患者担心自己的身体营养不良,因而有意识地补充营养与能量,除了吃各种营养品外,还有意识地多吃些饭菜。初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深究一下,不尽合理。
首先,一些所谓“营养品”,其批准文号多是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有的甚至无批号),营养价值很有限,更无治疗作用,有的充其量是一种食品而已。
第二,即使是营养食品,食物性质与病的性质要适合才对人体有益,如热性病要食寒性或平性的食物,寒性病要食热性的食物,不然还会加重病情。同时,食物中的某些成份或添加剂,对结肠炎患者并不合适。如牛奶成份对很多结肠炎患者并不合适,往往会导致结肠炎发生或加重,防腐剂尤其是经常超标的防腐剂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结肠炎病人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
第三,慢性结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过量的饮食与“营养品”并不能都得到消化、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加重病情。有些结肠炎病人的屁较多,通过减少饭菜的量后屁就明显减少了,而稍多吃一些饭菜后屁就明显增多了,这时候的屁可以说是观察胃肠道负担是否过重的一个指标。因此,结肠炎病人切不可盲目进补和多吃,相反在饮食的量上要适当减少,一般吃到八分饱,以减少饭量后身体并不消瘦、精神较好为度。
2多吃素食,不敢吃腥荤
有的结肠炎病人因为害怕鱼肉荤腥等不容易消化,所以长年吃素食或稀饭、烂面条。由于素食中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相对不足,时间长后病人一般多较消瘦,有的会出现贫血、血浆蛋白低下,抗病能力也下降,导致病体更难恢复。
同时,素食含纤维素较多,可促进胃肠蠕动,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对腹泻、大便稀溏为主的结肠炎患者并不合适;过多、较硬的纤维素还会对结肠炎的炎症、溃疡病变处有较大的刺激,反而不利于肠道病变的恢复。
注意,要荤素搭配,不可偏素或偏荤。
3喝酒能杀死肠道细菌
曾在门诊遇到有些慢性结肠炎病人,不但不注意饮食,而且还继续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我想我的结肠中是因为肠子中有许多细菌和虫子引起的,我要让肠中的这些细菌和虫子辣死、醉死。”这种朴素的想法,在外人看来有些可笑,在长期受慢性结肠炎折磨并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中,有这种想法或类似想法的人也许不在少数。
虽然目前对慢性结肠炎的病因还不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细菌、病*、寄生虫等感染无明显关系,不是什么肠中“有细菌、有虫子”的说法,采用喝酒、吃辣的方法去“杀菌、杀虫”是毫无根据的,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因为喝酒、吃辣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充血、蠕动加快、分泌增加,因此会加重脓血便、黏液便、腹泻、腹痛等症状,影响疾病的恢复。
4认为慢性结肠炎肯定有腹泻
有的患者认为结肠炎患者一定有腹泻症状,自己大便干结难解,肯定不会是“慢性结肠炎”。因此不理解自己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却被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原来“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是一种病理诊断,主要依据是结肠的某一段或全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轻度至重度炎症。虽然大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可见到腹泻、大便稀溏等症状,但有个别患者却表现为大便干结或大便困难。因此,大便干结与“慢性结肠炎”的诊断并不矛盾。
5把慢性结肠炎当便秘治
慢性结肠炎的患者中有不少肛门坠胀、有里急后重、排便后便意不尽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大便往往并不干,多为稀溏,甚至每日大便2-3次。因为排便困难,而当作便秘服用通便药,虽然服通便药后大便会变得畅快些,但停药后症状依旧,甚至排便更加困难,时间长了还会形成对通便药的依赖性,治疗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所谓的“便秘”多发生在肛管或直肠炎症的情况下,因为肠壁炎症的刺激,造成坠胀、便意感。这种便意感,并不能因排便而消失,所以病人感到排便困难,排便后便意仍不消失。但通过治疗肛管、直肠的炎症,肛管直肠的炎症消退后,这种排便不畅的感觉就会逐渐消失。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治疗重点应当在“慢性结肠炎”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6将大便中的粘液当作“肠黏膜”
常有患者在诉述病史时,说大便中有很多“肠黏膜”,神情十分紧张。“请您下次把排出的‘肠黏膜’带来看看好吗?”医生只能这样回答。
百闻不如一见,看过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肠黏膜”是团黏液。“黏膜”和“黏液”虽为一字之差,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黏膜是覆盖在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管腔表面的一层组织,有细胞腺体、血管等;黏液是由黏膜分泌的产物,就像鼻涕是由鼻腔黏膜所分泌的一样。
在炎症情况下,肠道一般不会排出黏膜,但炎症能刺激黏膜分泌更多黏液。黏膜和黏液在外观上是可以区别的。黏膜是有结构的组织,薄薄一片呈肉色,仔细观察可发现树枝样分布的毛细血管;黏液无色透明,有时呈蛋清样半透明,成堆或成团,没有组织结构。除了肠道发炎以外,排出黏液的情况还有肠易激综合征、大肠肿瘤等。
7认为灌肠是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最好方法
由于受某些广告的宣传,很多慢性结肠炎患者常问起“灌肠不是治疗结肠炎的最好办法吗?我的病能不能用灌肠的方法治疗?”
跟其他疾病一样,在不同的病型和不同的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没有绝对最好的方法。据观察,灌肠疗法对脓血便和直肠症状颇有疗效,一般用药后数天即可见症状明显缓解。
但由于直肠粘膜对药物吸收和灌肠疗法本身的局限性,并不是任何药物都可采用灌肠的方法给药的,相当多的病例单独采用灌肠疗法其疗效并不明显,且症状缓解后容易复发。所以,灌肠疗法不能完全代替其它的治疗。对大部分结肠炎患者,灌肠疗法只能作为辅助疗法。
8到处找医生看病或到处买药吃,
幻想有医生或有药物
将疾病一次性根治。
由于慢性结肠炎十分难治,久治不愈,患者求治的心情十分迫切,就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病急乱服药”的情况。有的病人只要听说哪儿治疗结肠炎好就往哪儿跑,吃遍了所有广播中、报纸上介绍能治结肠炎的药物,结果是医生看了不少,药吃了不少,钱花了很多,病还没有治好。
出现这种情况,既与患者求医心切,幻想有医生或有药物将本病一次性根治有关;又与患者对本病治疗的难度、治疗的长期性认识不足有关;也与某些宣传与广告夸大疗效与功效以欺骗患者获取利益有关。
由于慢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不明了,治疗的手段很有限,治疗药物也很少,疗效也不高,这就决定了本病的治疗难度,有的书中甚至说本病是不能被治愈的。再说本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其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几天或几周就能治愈。另外,任何一种药物,都有适应症,不是什么类型的病症都能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用得不好(如与自己的病情相反)时,效果会适得其反。
因此患者在治疗时一方面要有耐心、有恒心,另一方面也要多掌握一些有关本病的知识,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服药,注意饮食等方面的调养,才是正确的途径。千万不要再到宣称有外地来的所谓“专家”、有特效药、医院(医院医院)去就诊。
9把“胃”与“肠”的疾病
分开来找不同的医生看
慢性结肠炎患者中,“胃”与“肠”都有病症的人不在少数,如既有腹痛、腹泻、粘液便的症状,又有嗳气、吐酸水、胃脘隐痛等症状,但不少病人将胃与肠的疾病分开来看,在门诊上或只对医生说“胃”的病症,或只对医说“肠”的病症,在医生的追问下才会将症状较全面诉述下来。尤其在专科看病时这种情况比较多见,这主要与患者对专科的理解错误有关。
中医学十分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要把人身上的病变都综合起来看,综合分析后进行诊断、治疗。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尤其胃、肠同属消化器官,是上下相连的,两者的疾病也会互相影响,胃有病对食物的消化不好,会加重肠的负担,而肠的病变也会反过来影响食欲与胃的消化等。两种疾病在治疗上也并不矛盾,在治疗时互相兼顾,互相考虑才能起到较全面、较好的疗效。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将自己的病痛全面、客观地陈述。
10因惧怕而拒绝做结肠镜检查
惧怕做结肠镜检查而拒绝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绝不在少数。主要原因在于对结肠镜检查的不了解,惧怕检查过程中的痛苦,惧怕检查前禁食与肠道准备。因不做结肠镜检查而贻误病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教训十分深刻。
当结肠炎患者有以下6种情况,都有必要做结肠镜检查。
●反复腹泻、便秘或大便带脓、带血、带粘液时。
●不明原因的腹痛、贫血或身体消瘦时。
●大便习惯突然改变或排便困难时。
●气钡灌肠或胃肠造影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检查结肠或明确病变性质时。
●已发现结肠病变,考虑经结肠镜治疗时。
●大肠息肉治疗后复查时,都有必要作结肠镜检查,而且十分重要。
来源: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石造计医学科普
推荐阅读
省钱小技巧,你还不知道吧!
结肠癌5年后,还要注意什么?
化疗后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