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明天是“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反复的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在这些症状的背后,有可能隐藏着炎症性肠病(英文简称为IBD)的身影。
IBD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在我国不断走高。由于患者多为青壮年,在治疗中常常受到婚恋生育问题的困扰。有人担心IBD治不好,担忧会影响生育力,甚至遗传给下一代,因而宁可“一辈子孤单,拒绝爱”。
针对年轻患者们的担忧,5月19日下午3点到4点,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将邀请医院(以下简称为“中山六院”)消化内科IBD名医团队主讲“名医大讲堂”微课,聚焦IBD患者生育问题。
本场“名医大讲堂”的主讲嘉宾为我国消化内科领域的学术权威、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山大学炎症性肠病中心名誉主任、中山六院小肠疾病诊疗中心顾问、中山大学“资深名医”胡品津教授。
副讲嘉宾是驰援武汉的战疫英雄、医院教务处副处长、大内科副主任,同时也是炎症性肠病公益组织“常在心”创始人及管理者郅敏教授。
本场微课将通过广州日报APP、网易直播进行。今年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还将联合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围绕炎症性肠病的科学防治,举行多场主题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扫码可进入微课直播间,
预约观看直播↓↓
“患病20年,
如今我们是有爱的四口之家”
IBD不能根治,病程漫长,患者究竟能不能“hold”住婚恋和生育问题,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
5月16日,中山六院“常在心”志愿者服务队联合中山六院学生一支部、内科三支部、医务社工部、团委,邀请近十个患友家庭畅谈心声,分享经验,提前给“常在心——i宝贝”们过“儿童节”。
孩子们的欢笑和家长们动情的诉说,向病友们展示了IBD虽不能根治,但并不影响大家成家立业,“不要因为患病而拒绝爱,更不用一辈子孤单!”
“我先生确诊是在20年前,当时我们刚刚结婚,如今我们是有爱的四口之家。”由于丈夫要照顾四岁的二宝,患者家属王女士代表全家发言。她说,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困惑,但现在更多感受的是幸福和不悔。
20年前,王女士的先生因便后出血,医院治疗。“一开始是按痔疮来治疗,做了手术两次,症状没有改善,这才知道他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IBD的一种,病变局限在结直肠,在病变肠段之间,肠子变得千疮百孔。
年纪轻轻便需要跟疾病打一场“持久战”,对这个小家庭来说,需要解决许多问题。“谁不想要‘爱情的结晶’?我们一开始真的比较担心。”王女士说,在医生的鼓励下,小两口婚后三年,怀着忐忑的心要了大宝。
这些年来,王女士老公坚持积极规范地随诊。“大宝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我抱着,医院复诊。我老公的病情控制得较好,复发次数寥寥。”王女士感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是宝贵的人生体验,他们常常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大宝一直想要弟弟妹妹。年,大宝13岁时,随着国家实施“全面二孩”*策,王女士一家在咨询主治医生郅敏教授的意见后,又生下了二宝。
回首这些年的经历,王女士寄语病友“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不抛弃,不放弃,拥有爱”,不要把患病当成“人生终止”,而应该和所爱的人一起并肩前行,面对人生的考验。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