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规范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
文献来源: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年07月第2卷第3期
作者:肖书渊
单位:医院病理科,芝加哥大学病理系
核心观点内容精粹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较低,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诊断病例数较少。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变,以及医生对IB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IBD新诊断病例数明显增多。
尽管目前中国IBD患病率相对较低,但人口基数大导致中国实际患者人数已接近西方国家。
准确诊断IBD,对指导和优化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IB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和影像学表现都没有特异性,缺乏诊断金标准,并且部分地区因临床医生经验不足或辅助检查手段欠缺,造成IBD延迟诊断、误诊或过度诊断的现象并不少见。
在IBD的临床、内镜、病理、影像等多学科协作诊断治疗中,病理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在某些地区病理教育和培训存在“重肿瘤、轻炎症”的现象。
许多病理医生对活检标本中炎症反应很少作进一步鉴别诊断,导致病理报告不能对临床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因此,大力提高病理医生对IBD病变的认识和诊断的精确度迫在眉睫且至关重要。
一、IBD的病理特征
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其共同的病理学本质是反复发作的肠道黏膜慢性炎症反应,炎性细胞浸润导致黏膜反复损伤与修复,使黏膜和肠壁正常结构发生改变。
IBD的组织病变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炎性浸润及黏膜结构破坏。
炎性浸润包括:黏膜固有层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黏膜糜烂和溃疡;
黏膜结构破坏,包括:隐窝扭曲分支、拉长、萎缩或缺失,以及幽门腺化生、潘氏细胞化生、炎性息肉等。部分CD可见上皮样或多核巨细胞性肉芽肿。
这些变化的存在与疾病的活动性或严重程度有关,疾病缓解期或受累较轻的部位只有轻度或不明显的改变,多处多点活检更利于发现病变。
UC从直肠起病,病变向结肠近端延伸累及不同肠段,患者可表现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或全结肠炎。受累肠段黏膜呈弥漫连续性病变,病变之间无正常黏膜间隔。
CD病变呈多灶性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节段,即使在同一受累节段也存在正常与病变黏膜交替的现象,形成“跳跃性病变”。
UC主要累及黏膜层,而CD多半累及肠壁全层甚至肠系膜。
因这两种疾病的分布和所累及的肠壁层次不同,所造成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也常有明显区别。
CD的特征性改变在肠壁,而黏膜层活检取材表浅且量少,因此往往难以通过黏膜活检鉴别UC和CD,但两者仍分别存在一些相对特异的病理特征:
1.CD黏膜活检标本在显微镜下呈现“跳跃性病变”,在同一显微镜视野或同一处活检组织中,可看到明显扭曲和完全正常的隐窝同时存在(图1)。
UC和CD的活动性炎症反应均表现为隐窝炎与隐窝脓肿,但与UC相比,CD的活动性炎症反应常呈轻度点片状或节段性分布。
2.虽然黏膜结构改变是CD与UC共同的基础病理学改变,但多数情况下,隐窝扭曲变形的程度在CD相对轻微且呈局灶性分布。
3.CD可累及上消化道,也是与UC鉴别的重要特征。
为更好地通过黏膜活检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建议疑诊CD时,应同时行胃镜和肠镜检查,并多部位(即每一节段)多点活检。
另外,为保证病理医生能对疾病分布进行准确评估,末端回肠应该是常规活检部位。
UC有时会出现“非典型”的病理表现,与CD难以鉴别。
UC治疗后,病变可呈节段性分布,但仔细观察,在貌似正常部位可发现隐窝缩小、缩短等黏膜萎缩表现,很难找到CD“显微镜下跳跃性病变”中的完全正常的黏膜。
仅累及左半结肠的UC,有时可在阑尾口周围或盲肠出现局灶性黏膜病变,形成“阑尾开口炎症反应”和“盲肠红斑”。
重度全结肠UC可累及末端回肠而引起“倒灌性回肠炎”。但大多仅累及回肠末端10cm以内,显微镜下除了急性炎性浸润外,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绒毛萎缩或其他慢性炎症反应的特征。
了解上述“非典型”UC病变,可避免误将UC诊断为CD。
二、病理医生对IBD的认识有待加强
一些病理医生对非肿瘤性肠道黏膜活检的病理报告比较笼统,常以“黏膜慢性炎”为最终病理诊断。这些病例中确有慢性肠炎,但也有完全正常的肠黏膜。
由于“黏膜慢性炎”常常泛指炎性单核细胞浸润,明显异型的淋巴细胞成分可能被忽略,导致漏诊淋巴瘤(图2)。
对慢性肠炎的病因学缺乏客观鉴别分析,病理医生笼统发出“黏膜慢性炎”的病理报告,非常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应该尽力摒弃。
病理医生仅掌握了IBD病理表现的组织学特征是不够的。只有充分理解IBD和其他慢性肠炎的病理改变的本质区别,才能做出正确全面的判断。
如果我们将各项单独的组织学特征比喻为砖瓦,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砖瓦合理搭建,而不是随意笼统的叠加与堆积。
组织学改变(例如隐窝炎、隐窝脓肿、上皮改变、隐窝缺失、肉芽肿等)能否确诊IBD,需要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因为实际工作中,不是每个IBD都具有“诊断标准”中列举的所有组织学特点,而且这些特点非特异,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
非干酪样肉芽肿不是诊断或排除CD的关键,只有约30%的CD黏膜活检标本中可见到非干酪样肉芽肿,而且其他疾病的黏膜活检标本中偶尔也可出现。
(内容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本文已获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辑部授权使用,原文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内容可通过万方数据阅读下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