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都到狗年了,你还在讨厌自己的工作吗
TUhjnbcbe - 2021/5/19 16:05:00

当你认清自己、全力以赴,用诚心和诚信,以合理的方式去发挥自己的专长、追求你所钟爱的事业的时候,你的职业发展也将会打开新的局面,让你发现自己“存在的原因”。

在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为期7天的静修班,地点位于北京郊区,和我一起的还有14位成员。我们到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提振精神,平复思绪,澄澈内心。

静修伊始,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确定一个目标,找到自己生活中最想解决又最难克服的问题。当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心事时,一位女士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讨厌自己所做过的每份工作,希望这次静修能改变这种情况。”

这样听来,那位女士的工作估计不太好吧?

恰恰相反,她的职位可能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她本科毕业于美国知名大学,后来又在纽约和北京的知名金融咨询公司工作。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像她这样有着令人艳羡的收入和地位的人,会如此厌恶自己的工作呢?

首先,和这位女士有类似感受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根据想象科技(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的调查,91%的中国90后受访年轻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在美国的很多真人秀节目和电影中——比如《办公室风云》(ThOffic)、《恶老板》(HorriblBosss),以及《上班一条虫》(OfficSpac)——最经常出现的主题也几乎都是可怜的办公室职员被琐碎繁杂的工作折磨得身心俱疲。

由此可见,厌恶工作,实在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它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所以,当农历狗年到来之时,你将如何面对那些烦恼之源?在新年的钟声敲响过后,你是否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满足与幸福?

请确认:钱到底对你有多重要?

尽管老话常说“钱买不来幸福”,但现实地讲,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对财富的态度是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项由多个国家的数十万人共同参与的调查研究显示,“钱能让人更快乐”这一世俗看法,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者而言,财富确实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中等收入基准大约是年收入5~7万美元,正如下图所示,财富对于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的人的意义明显要高于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上的人士。另外,尽管年收入在4~7万美元的人也会因为收入的增加而表现出兴奋,但这样的情感变化也不像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的人士那样明显。

而到了7~11万美元区间,钱的影响明显变小;随着人们的收入从11万美元逐渐增长到21万美元,钱与幸福感的正相关越来越弱;对于年入20万美元的美国人来说,他的幸福与否似乎已经与美元完全无关了。

最后,这项研究还发现,年收入从4万美元提高到21万美元的人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年收入从1万美元提升到3万美元的人所获得的成就感基本相当。也就是说,一旦年收入跨过4万门槛,那么你只有赚到21万才能够依稀体会到当年刚赚到4万美元时的兴奋与快乐。

上述研究主要是考量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直接联系,那么如果将钱的因素去掉,单纯考察幸福感本身呢?另外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收入的多少与幸福感之间没有鲜明的正相关关系。

在访问了多个国家的不同收入群体后,研究人员发现,年收入在3.2万美元以上的人仅比平均收入高于2,美元的人幸福度高上10%;就美国本土而言,年收入在4万美元或以上的人,其幸福感基本上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过,上述研究也只是展示了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时,就算他(她)目前的可支配财富并不多,但由于其有能力赚更多的钱,因此他(她)反而可能有更高的幸福感。

反过来讲,当一个人正在被病痛所折磨,那即便其此刻拥有可观的财富,自己也难言开心;考虑到健康问题还会威胁到现有工作,他(她)的感受离幸福二字就更加遥远了。

根据上文的数据和资料,我想我们至少能达成两个共识:第一,“有钱总比没钱好,钱多总比钱少好”;第二,作为幸福的来源之一,金钱也无法冲破经济学家所说的“边际效应递减法则”的桎梏。

所谓“边际效应递减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效用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刚刚入住新公寓的情景。那时整个房间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家具,而你需要一个沙发。那么很明显,这个沙发一定会令你觉得“非常有用”;之后你可能又买了一个新沙发,但相比之下,你肯定会觉得它就不似其“大哥”那样“有用”了;而如果你又连续买了第三个、第四个沙发……是的,尽管这不太现实,但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当你的房间充满各种沙发的时候,你会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桌椅和床。此时,那些多余的沙发就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你甚至会考虑花些钱请人将它们都弄走。

当然从心理学角度说,并非所有人都会意识到边际效应递减法则的影响,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实际上进入了一种成瘾状态。拿酒精来举例,第一瓶酒也许会令你很开怀,你感觉身心获得了放松,一切都变得更好了;但当你喝到第6、第7、第8瓶的时候呢?要是你每天都保持这样的酒量呢?很明显,最初带来的积极效果到了此时已经完全蜕变成了破坏性影响。所以对于成瘾者来说,当他面对满屋子的沙发时,他更可能会说的是:“你知道如何让屋子更漂亮吗?再来一个沙发。”

虽然大多数时候,让人们上瘾的是酒精、*品这一类实体性事物,但有些时候,一些人也会被抽象的东西所深深吸引,甚至难以自拔。

“我的很多客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上瘾了。”陈杰俊(音译),这位在波士顿和北京都有过工作经历的资深心理分析师对我说,“我服务过的客户不仅有沉迷于金钱、权力和性的商人,也包括一些疯狂担忧子女、不停给孩子施压的家长。但不论哪种情况,有一点是共通的:人们自认为自己所匮乏的东西其实正是自己郁郁不乐的源头。”

也有一些人,虽然他们清楚的知道上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他们自己却无法完成内部突破。

“上瘾其实是在转移注意力,是逃避自己所面对的真实困境。酗酒者沉迷于酒精是想用酒醉来忘却生活的烦恼;而当这些酗酒者变身工作狂,其原因可能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热爱加班,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愿回到那个因为自己的酗酒而变得支离破碎的家庭。”陈杰俊如是说。

说回“钱”的话题,其实向往财富与地位本是人之常情,追名逐利本身也无可厚非。就拿中国来说,许多中国人会因为自己的“第一桶金”而兴奋不已,因为那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财富,它可能会让生活在贫困线的人一跃跻身中产,也可能让一个上班族一举实现财富自由——第一桶金的确是美好的。

但问题在于,随着财富的增加,财富所带来的兴奋感却越来越小。而这时候大多数人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边际效应递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他们反而会去想:“我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我开的是辆大众,可如果现在我有一辆特斯拉呢?那一切就会不一样。”或者是:“主管这个职位我已经当够了,我现在应该去做一名副总裁。”

你以为你不开心是因为你拥有的不够多,你以为你不快乐是因为你赚的还不够多;但真相却是:那些因为你的上瘾而被迫牺牲的东西,那些你为了更多的名利而选择性忽略的人和事,才是你不快乐的根源。

的确,金钱确实能够让你摆脱贫穷,但更多的钱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快乐。

“Ikigai”效应

如果钱不能让你感到快乐,那让你快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需要引入一个日语词汇——Ikigai,直译过来,称为“存在的原因”。

在日本文化里,人们相信,每个人的Ikigai都是独一无二的。Ikigai不等同于职业、喜好等具体概念,它的内涵更为丰富而多元。一旦你发现了那个专属于自己的Ikigai,你就能够获得人生的满足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怎样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与日常的琐事中找到Ikigai呢?日本学者认为,Ikigai涉及四个概念:你所钟爱之事、你所擅长之能、你所必履之责、你所营生之业。

而在我看来,“钟爱之事”与“擅长之能”的交集是“激情”(Passion);“钟爱之事”与“必履之责”的交集是“使命”(Mission);“必履之责”与“营生之业”的交集是“天职”(Vocation);“营生之业”与“擅长之能”的交集则是“专业”(Profssion)。

换句话说,激情、使命、天职、专业,四者的交集即是Ikigai。

那么在职业选择的语境下,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你存在意义的职业应该是你既喜欢又擅长,既有社会价值又能够带来经济回报的工作。

日本心理学家KobayashiTsukasa对Ikigai做了如下解释:

“只有在个人成熟的基础上,各种欲望得到满足,感受过爱与幸福,与他人邂逅并获得成长,理解了生命的价值,方能真正感知到Ikigai,逐渐完成自我实现。”

对Ikigai的认知和追寻,需要思想的力量和自省的意识。许多人顿悟Ikigai之时也正是他走向成熟之始。换句话说,在懵懂无知的童年和智性洒脱的成年之间,横亘的那座桥梁即是Ikigai。

那又是什么在阻止人们找寻Ikigai呢?在中国很多90后年轻人的身上,我经常读到的是自省意识的缺乏和生活激情的缺失;同时,对自己“擅长之能”的无知,连同外界压力之于其人生决策的影响,也让他们在自我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据想象科技的另外一组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表示,他们之所以难以在生活中收获满足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职业生涯是由父母的意志或者是大学的专业来决定的。

工作本身不会决定你幸福与否,你如何看待它才是关键

我知道,并非所有人都会认同上文的观念。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所谓Ikigai,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是富人和特权人士的阶层想象,是极少数天资绰约的年轻人用来打破常规、追逐梦想的武器——然而这些却都与他们自己无关。

“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找工作,如今我在为那个我根本就不在乎的老板打工,我的工作是卖那些我根本不在乎的破机器,而我每天要面对的则是一群我根本就不在乎的客户。”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我讨厌这一切,但它毕竟是我的工作,我得靠它糊口。你想让我在这个破工作里看到点别的什么?甭想了,没可能的。”

我相信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的确,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每天都在为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工作而奔波劳碌;每天都盼望着自己能够跃入那个心向往之的职业:它薪酬丰厚又位高权重;提供职位的公司受人尊重又充满安全感。一句话,它就是我们想象中的“应许之地”。

可是,这个“应许之地”真的存在吗?你何时才能找到它呢?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沃斯基(AmyWrzsniwski)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主要的并非来自于你的薪资,而在于你如何看待它。

在这个研究中,瑞思尼沃斯医院的清洁工。其中的一组受访清洁工声称,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能够轻松搞定”;但另外一组人却认为,该工作“既复杂又极具挑战性”。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组清洁工在调班方面没有差别,头衔也都一样,每天的工作时长也几乎完全相同。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仅在于各自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那些认为这份工作“技术含量低”的清洁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将任务列表中的每项内容一一完成即可。而那些写在白纸黑字上的任务,虽然庞杂琐碎,但几乎没有任何互动内容。也就是说,在医院看来,清洁工的任务并不包含协助医生和护士护理病人。

而这正是第二组清洁工区别于第一组清洁工的特点。瑞思尼沃斯基发现,这组清洁工在描述其工作时普遍表示,自己除了完成列表中的项目外,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和来访者有过多次沟通。

举一个更加具体的例子。一位清洁工曾经接到任务:给一名昏迷的患者整理病房。

显然,单纯这项任务本身对于专业的清洁工来说易如反掌,但她却有另外一层考量:一个更温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否能够帮助患者尽快苏醒呢?

带着这一期盼,这位清洁工在把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后,还给患者的病房做了更多贴心的布置。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做得越多就越好。另外一位清洁工在日常整理病房时逐渐发现,这一房间的患者普遍不喜被外人打扰,他们对清洁工的每日定时检查卫生颇有反感。于是在迅速感知到患者情绪后,这位清洁工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打扫时间,尽力不打扰患者的休息。

上面两个例子清楚的表明,即使是在旁人看来无甚技术含量的工作,实际上也蕴含着颇多学问。这就是瑞思尼沃斯基所说的“工作艺术”(Jobcrafting),这项“艺术”能够重新界定职能的边界,在使工作更有意义的同时,也让工作者自身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当前文所述的第一组清洁员仅仅视工作为任务的时候,另外一组清洁员的思维模式却是,“如果我是患者家属,我要怎样做才能够更好地护理患者呢?”

很明显,这种理念已经超越了清洁工作本身的范畴,它已经与医疗行业的价值观相融合,升华成了一种使命感。而拥有使命感的人总是会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也更容易成为行业佼佼者。

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一位雇主,当你想要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的时候,上面两种工作理念,你觉得哪一种更具有榜样意义呢?

对于第一组人来说,工作只是工作;但对于第二组人而言,这更像是一种使命,一个能够彰显并且践行自己Ikigai的生活方式。你觉得他们的职业梦想就是要成为清洁工吗?我深表怀疑。但重点是,不管他们是否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更深刻的意义,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享受着成就感与满足感。

最后的思考

那么在狗年来临之际,你要怎么做才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呢?以下是几条实用建议:

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到狗年了,你还在讨厌自己的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