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灸法秘传70症临床配穴加配图,收藏版
TUhjnbcbe - 2021/5/10 17:39:00
白癜风308治疗 http://m.39.net/pf/a_8078477.html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


  本系列分为中风、尸厥、偏风、眩晕等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一一道来,篇幅有点长,本文更新第21--30部分,后续请继续
  ▌21、痃癖


  痃者,弦也,有若弓弦,腹有一条扛起,现于肌肉之外。癖者,僻也,隐僻于膂脊肠胃之后。皆宜灸下脘,或灸足三里。


  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的病症。见《外台秘要》卷十二。因气血不和,经络阻滞,食积寒凝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癖者,侧在两肋间,有时而僻,故曰癖。夫痃之与癖,名号虽殊,针石汤丸主疗无别。此皆阴阳不和,经络否隔,饮食停滞,不得宣疏,邪冷之气,搏结不散,故曰痃癖也。”治宜活血理气。散积破结,用桃仁丸、槟榔子丸、半夏汤等方。若冷则痛发,宜祛寒散结,用葱白散,再服鸡鸣丸;若胁腹作痛,肝脾失和,宜疏肝和脾,祛瘀散结用木香顺气散去苍术,加郁金、延胡。参见癖、痃等条。


  ▌22、疝气


  疝有七,寒、水、气、血、筋、狐、?是也。时俗统称为小肠气。张子和谓:疝气虽有七种,总不离乎肝病也。七疝之症,先宜灸气海,继宜灸中极,或灸三阴。若阴囊偏肿者,灸大敦有效。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23、伏梁


  伏梁者,心积也,起于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则令人烦心。当灸上脘,或灸中脘,可安。


  伏梁是古病名。伏梁是因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秽浊与气血搏结日久而成。以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克隆病(亦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


  ▌24、奔豚


  奔豚者,肾积也。发于少腹,上至于心,如豚奔走状,上下无时,久则喘逆,骨痿少气。先灸气海,兼灸中极为是。


  古病名,见《灵枢》、《难经》、《金匮要略》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豚,即小猪。奔豚一由于肾脏寒气上冲,一由于肝脏气火上逆,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西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及冠心病、心血管神经症等。


  ▌25、脚气


  脚气者,两脚浮肿而重,湿脚气也;不红不肿而痛,干脚气也。不拘干湿,皆宜灸风市穴。倘或红肿、行步艰难,灸大敦穴可愈。


  ▌26、腹鸣


  腹鸣者,腹中鸣响也。其因痰饮者,灸上脘穴。因胃寒而肠鸣者,灸胃俞穴,或灸足三里穴。


  ▌27、噎膈


  噎膈之因有五: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属七情之变。凡药不能效者,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里为要。


  ▌28、反胃


  反胃者,饮食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良由脾胃阳虚,运行失职,不能熟腐水縠、变化精微,暮食朝吐,即王太僕云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法当灸中脘、下脘,兼灸膈俞。若未效者,再灸脾俞、胃俞,甚则灸足三里。


  ▌29、霍乱


  霍乱症,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泻,谓之湿霍乱也;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也。急灸期门可愈。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


  ▌30、头痛


  头痛者,有外感、内伤之分。如痛无休息者,为外感;时痛时止者,属内伤。若因头风而痛,宜灸百会,并灸神庭,合谷、胆俞皆可灸之。若头痛如破,或因内伤,宜灸命门自痊。


  ▌未完待续...篇幅较长,今天先更新到这里,后续请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灸法秘传70症临床配穴加配图,收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