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庆峰 罗其彬
单位
山东第一医院(医院)
前言01PART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为EB病*感染所致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经唾液飞沫传播,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1]。因其好发年龄及传播方式而被称为“接吻病”。
案例经过02PART患者为青少年男性,在校学生,因学业紧张,就诊时间零散。先后因其各种症状就诊于多个科室,汇总其所有症状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
辅助检查:
血常规结果:
散点图:
镜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40%:
此类细胞胞体较大,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疏松细致,有的可见核仁,胞质嗜碱性强且深蓝色分布不均。
胞核可见空泡:
胞体大(与旁边小淋巴细胞比较):
染色质疏松细致,隐约可见核仁:
胞质内可见一红色包涵体:
影像学:超声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至此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案例分析03PART典型IM患者具有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三联征。
多数患者淋巴细胞增多(比例50%),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有些可高达60%~70%)。
本病特征性的血象改变是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对IM诊断的特异性可达92.3%。
抗EB病*抗体对诊断IM的敏感性97%、特异性94%,被视为诊断IM的“金标准”[2]。
鉴别诊断:
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某些病*感染,如:EB病*、巨细胞病*、风疹病*、肝炎病*等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异型淋巴细胞。
EB病*是IM的病原体,此外EB病*与鼻咽癌、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之一。
这个病例从症状(三联征)到辅助检查(肝、肾功受损,抗EB病*抗体阳性);从散点图到镜下所见都很典型,几乎具备了IM的所有特征。
总结与心得04PART异型淋巴细胞按形态分为三型:
Ⅰ型(泡沫型):最为多见,胞体比淋巴细胞大,核多呈圆形,染色质呈粗网状或小块状不规则排列,有缝隙感,胞质较丰富,深蓝色,因具有多数小空泡而呈泡沫状。
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细致,胞质丰富,似单核细胞,外形不规则,多为浅蓝色或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可有少量嗜天青颗粒。
Ⅲ型(幼稚型):细胞胞体较大,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细致粒网状,隐约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有时见少许空泡[1]。
异型淋巴细胞不同于异形淋巴细胞,一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
欧洲ELNWPIO形态学工作组单独依据形态学将不典型淋巴细胞分为三类描述:
不典型淋巴细胞,疑似反应性;
不典型淋巴细胞,疑似肿瘤性;
不典型淋巴细胞,性质不确定。
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建议:用反应性淋巴细胞来描述良性病因引起的淋巴细胞变化,用异常淋巴细胞来描述怀疑恶性和单克隆病因引起的淋巴细胞变化。
异型淋巴细胞应属于反应性,所有这些要明确诊断还应依据流式细胞学。
异型淋巴细胞、不典型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明白其含义,结合症状、病史、年龄、镜下形态,发报告时才能做到不再迷茫、心中有数。
[1]王建中.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
[2]沈悌赵永强.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国际检验医学传媒、检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