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移路有你rdquo血液
TUhjnbcbe - 2021/3/3 17:37:00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皮肤 http://m.39.net/pf/a_4892460.html

年1月14日,“移”路有你血液移植系列论坛进行了血液疾病实验室诊断专场,特医院王欣教授担任主席,医院常英*教授、医院徐扬教授共同参与线上直播和讨论,聚焦于流式细胞技术(FCM)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及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规范化监测,旨在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临床医学前沿,帮助临床医生解决临床困惑,优化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

教授王欣

医院血液科主任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

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特聘专家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血液协会ASH会员

会议伊始,王欣教授在致辞中对常英*教授及徐扬教授所在团队的专业实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对两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也期待在血液疾病实验室诊断专场,两位专家能为大家带来更多有益的交流和收获。

流式细胞技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教授常英*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学系主任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血液病诊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耐受、免疫重建,微小残留病检测。

承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项目、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等课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试点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的骨干成员。

学术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以通讯或第一作者身份在JClinOncol,Blood,BM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

任JHematolOncol,AdvanceinTherapy的编委;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第十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免疫学会国际会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常英*教授在分享中简要介绍了FCM的发展史及工作原理,该技术的应用最初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为我们进行了FCM背景知识的补充。常英*教授指出,FCM在临床转化中的应用意义重大,目前,FCM已实现了单细胞分选及测序技术。随着该技术了解的愈发深入,FCM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借助FCM平台或与FCM平台相关主题,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超30万篇。

FCM除在临床转化中的应用外,流式细胞仪在血液病诊疗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FCM可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免疫表型及MRD的判断,借助免疫表型判断白血病的不同疾病时期;可应用于如CD38、CD19、CD20、CD22、CD等治疗靶点的确定;可应用于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克隆检测、TCRBv家族测定、NK细胞/T细胞功能的测定;可用于免疫缺陷型疾病的诊断;可应用于如CD34+细胞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物组份的检测;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监测;可用于如CAR-T等细胞治疗产品数量和质量以及体内动力学评估;还可用于基础研究,如白血病生物学特性等。

基于医院的临床探索经验,常英*教授还特别分享了临床中结合实验流式诊断平台数据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将FCM真正应用于血液病中,首先我们应当提出临床问题,紧接着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基础研究,随后应进行转化研究,再将研究结果总结为临床常规。以FCM在MRD中应用的实际临床问题,我们先提出“如何提高MRD检测的特异性”这一问题,随后我们需要发现MRD新标记、研发新抗体、形成新的检测抗体组合,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前瞻性列队研究验证新抗体组合,最后再将MRD在复发预警预测以及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写入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更广泛地推广使用。

急性白血病MRD规范化监测教授徐杨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苏州大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所副所长

医院科技处副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委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学术成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自然及省部级课题9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括AdvancedMaterials、leukemia、Haematologica、AJH、BJH、BMT等SCI收录论文25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选江苏省科教强卫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徐扬教授从概念、检测技术、监测方法及临床病例角度,全面介绍了急性白血病MRD的规范化监测管理。MRD指在血液肿瘤完全缓解后,体内残存少量肿瘤细胞的状态。MRD检测对于评估疾病状态、判断疗效、预测复发、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MRD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白血病细胞可出现异常的免疫表型以及细胞散射光特征的改变。FCM检测MRD的原理是对散射光异常或“白血病相关”表型进行检测,可同时定量测定多个参数变化。FCM检测MRD的敏感性约在10-3-10-4,且适用范围广、操作快捷。以PCR为基础的MRD检测技术包括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数字PCR技术、PCR+毛细血管电泳以及巢氏PCR等。新一代测序技术发展为MRD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传统4色到6色FCM检测MRD适用性好,但敏感度(10-4)不如反向斑点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ASO-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NGS(10-4~10-6),传统8色流式可以将检测敏感度提高到10-4~10-5,并且显示了很好的预后结果。FCM检测MRD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要求标本新鲜、检测方法缺乏标准化、各中心采用不同的CD标记、不同的抗体组合、不同的检测细胞数、不同的评判MRD阳性的标准等。基于EuroFlow新一代流式(NGF)检测MRD,敏感度更高,NGF优势还包括用时短(4h)、标准化、可重复性强、适用性强。

随后,徐扬教授从免疫标志、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基因突变及异常表达角度简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MRD监测,此外还就基因突变对移植的影响、热带病*整合位点(EVI)在髓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MLL)重排AML中的意义、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合并中高危因素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低危CBF-AML两疗程MRD预后意义展开了具体分析。

徐扬教授结合临床中的真实复杂病例分享指出,MRD检测是AML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MFC和RQ-PCR是主要的检测手段。MFC可用于检测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RQ-PCR可用于检测融合基因、突变基因、泛白血病基因等。越来越多的AML基因突变将为MRD监测提供更多标志,新一代测序技术在MRD检测中有潜在应用价值。MRD技术的选择和结果判断需要结合肿瘤的异质性和克隆演化。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完美的MRD检测技术,也没有完美的MRD标志,因此交叉使用、相互参照至关重要。

专家线上答疑解惑

二位专家内容分享后,线上同道就专家讲课内容进行了提问。

徐教授指出,在患者每次复查时都会进行流式细胞学分析,不仅如此WT1的定量检查、染色体检测甚至是分子学检测都要定期复查。在临床工作中,同时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查的情况较少发生,若流式细胞学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不相符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教授重点谈及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的疗效评价,尽管指南中没有提到流式细胞学检测相关内容,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还是十分有必要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但选择合适的复查时机至关重要。

MAT-CN-2857-1.0-0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移路有你rdquo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