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aBruni-LadyWeepingAtTheCrossroads
谷主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
今天,是我们陪大家读书的第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麦家陪你读的第本书——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告别圆舞曲》。
提到米兰·昆德拉,你会想到什么呢?
被剥夺捷克国籍40年、资深诺贝尔文学奖陪跑员,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呢?
这些标签的确概括了米兰·昆德拉人生的很多关键点,但却远远不能面面俱到。
回望他这九十多年的人生路,实在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年愚人节,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
这个特殊的生日似乎已在冥冥中预示,他即将开始承受命运一个又一个残酷无情的玩笑。
小时候,米兰·昆德拉生活得还算不错。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钢琴家,还曾在布尔诺音乐学院任院长。
在父亲的影响下,米兰·昆德拉四岁起就学习钢琴,十岁起就开始创作诗歌,十三四岁又学起了作曲。
从小到大的教育和熏陶,让米兰·昆德拉很快成长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
他画过画,写过小说,编过剧本,玩过音乐,还拍过电影。
但自从步入青年时代,来到首都布拉格,人生的波折也接踵而至。
他加入捷克共产*,又脱离捷共,之后恢复*籍,又再被开除。
他进入布拉格艺术学院进修,中途离开又归来,最终从这里毕业。
他留在学院任世界文学副教授,最后却还是被校方开除。
“米兰·昆德拉”这个名字总是与“标新立异”、“情绪过激”、“不守本分”这些词挂钩,他似乎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危险分子”。
年,38岁的米兰·昆德拉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
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他发表了一通演讲,对捷克日渐衰落的文化现状进行了一番痛心疾首的尖锐批判。
他说:“23年来,捷克文学同外部世界隔绝了,它的多方面内部传统被废弃,它被降低到了枯燥无味的宣传水平,这就是威胁着要把捷克民族最终摒弃于欧洲文明之外的悲剧。”
这番演讲激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
他们群情激奋,大声疾呼,强烈呼唤自由、民主和独立,当局也确实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之春”。
然而在强权和坦克的威慑下,“布拉格之春”只是昙花一现,众多知识分子更为这场昙花一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大约五十万人被剥夺职位,十几万人被迫流亡国外,留下的很多人则被强制下乡,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艰难度日。
作为运动先锋和主力,米兰·昆德拉当然难逃一劫。
一夜之间,他被开除*籍,开除教职,所有著作成为禁书,也不能再出版任何作品。
这不仅是对米兰·昆德拉的精神处分,也让他的生活寸步难行。
他不得不以别人的名义发表文章,才能赚取稿费维持生计。妻子薇拉甚至要偷偷给人教英语,以此来补贴家用。
举步维艰之中,米兰·昆德拉选择了移居法国。那一年,他46岁。
这片陌生的土地给了米兰·昆德拉和他的作品前所未有的温情。
《生活在别处》《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相继出版,大受欢迎,其中也包括我们即将共读的这本《告别圆舞曲》。
米兰·昆德拉算不上高产,可每一部作品都直击人心,迅速走红,很快就在世界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人的价值就如同暗夜中的明珠。它或许会暂时蒙尘,但却终将被发现,从此熠熠闪光,惊艳世界。
然而《笑忘录》出版后,捷克*府突然来信通知米兰·昆德拉,因为这部作品中的某个片段,他们决定剥夺他的公民身份。
他当然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一个他们早就在等待的借口。现在,他们终于得逞,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彻底烧毁他回家的路。
两年后,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将法国国籍授予米兰·昆德拉。
在宣布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米兰·昆德拉曾简短表示:“法国是我精神上的祖国,如今是我的第一祖国。”
他开始潜心钻研法语,在经历了一个双语阶段后,最终完全改用法语代替母语写作。
他开始以法国作家自居,并提出应该将他的创作纳入法国文学的范畴,在书店也应该把他的著作摆放在“法国文学”的书架上。
显然,故国的冷遇伤透了米兰·昆德拉的心。他用陌生的法语铸成一把冰冷的长刀,与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一刀两断。
他的姿态或许决绝,但他的内心是否同样决绝,那就很难说了。
事实上,米兰·昆德拉曾数次秘密回到故乡。他看过演出,拜访过亲友,还观看过当地冰球队的比赛。
时间飞逝,时局变迁,捷克对米兰·昆德拉的坚冰终于渐渐消融。
年,捷克将国家文学奖授予他。
年,故乡布尔诺又将荣誉市民身份颁给他,但他却都没有前去领奖。
年,捷克终于主动恢复了米兰·昆德拉的公民身份。
尽管觉得自己或许永远不会回去,但米兰·昆德拉还是接受了这份迟到的承认。
捷克驻法国大使彼得·德鲁拉克后来回忆说:“他心情很好,拿了文件,只是简单地说了声谢谢。”
一个人能否放下故土强加的伤痛,能否与残害过自己的同胞握手言和,又能否彻底摆脱“乡愁”不依不饶的纠缠,或许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没有办法说清。
在众多作品中,《告别圆舞曲》或许没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那样的知名度,但却是米兰·昆德拉自己最珍爱的一部作品。
他曾经坦言:“写它(《告别圆舞曲》)比写别的小说多了一份好玩、一份乐趣,是另一种心境,写得也快得多。”
故事的主线是女护士露辛娜和小号手克利玛的感情纠葛。
他们一个未婚先孕,希望凭借肚子里的孩子跳出小城,改变人生。一个却已有家室,使尽浑身解数想要打掉孩子。
这场艰难的拉锯战就像一场强劲的飓风,将他们身边的各种人卷了进来。
所有人的命运都在短短五天之内激烈地交汇碰撞,最终有人死去,有人逃脱,有人留下,有人离开,有人醒悟,有人解脱,然后又各自上路,分道扬镳。
在这些人物中,雅库布格外值得留意。
早年,他曾深受迫害。后来虽然得到平反,但严重的心灵创伤却难以疗愈。
这次来温泉小城,他要向他的老友和养女告别——他终于获得移民资格,即将永远离开自己的祖国。
多年来,他一直盼着这一天,他一直以为自己会走得潇潇洒洒。
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他才发现心中居然缠绕着那么多哀愁、纠结和反省。
这部作品写于年至年,正是“布拉格之春”失败不久后的那段至暗岁月,正是米兰·昆德拉最失望、最彷徨、最艰难的人生阶段。
在这个充满了矛盾和纠结的雅库布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米兰·昆德拉自己的影子,隐约能够一窥后来他终于决定移居法国的心路历程。
也因为这种创作背景和心理状态,可想而知,这部作品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轻松愉快。
米兰·昆德拉曾经自白:
“在《告别圆舞曲》中,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人配在地球上生存吗?难道不应该‘把地球从人类的魔爪下解放出来’吗?”
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问题。
然而,用“格外轻”的形式写透“格外重”的问题,从来都是米兰·昆德拉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创作野心。
因此,这部作品似乎很好读,又似乎很难懂。
它看似轻松,实则沉重;看似诙谐,实则严峻;看似荒诞,实则深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难以置信的巧合、意想不到的反转当中,充满了米兰·昆德拉对人性的反省、对人生的思索。
米兰·昆德拉是怎样将八个人的命运浓缩进一座小城、五天时间的呢?
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他又将表达对人性和人生怎样的思考?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
第本书回顾:
《大河湾》精读第1天:他是放荡的情场浪子,却用文字写尽每个人的酸甜苦辣
领读人:慕榕,心里有光,远方有灯,手里有笔。
主播:宇莹儿,声音与文学的狂热分子,热衷探索生活可能性的斜杠青年。
执行主编:花梨
责编:紫荆/香樟
图片:文中插图均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背景音乐:CarlaBruni-LadyWeepingAtTheCrossroads
▼点击阅读原文打卡,继续读书第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