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二战德国*队中最精锐的就是其装甲部队了,而德*装甲部队主要由两个兵种构成,那就是装备坦克的装甲兵和装甲运输车的装甲掷弹兵,所谓装甲掷弹兵就是机械化步兵,Sdkfz型半履带装甲运输车便是德*装甲掷弹兵的制式装备。战争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兵工厂全部为纳粹德国的*备生产服务,其中就包括Sdkfz型装甲运输车,当时捷克斯洛伐克负责生产装甲车的底盘和车身组件,发动机则由德国工程提供,因此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是保留有德国Sdkfz型装甲运输车完整的生产线(发动机除外)。
德*Sdkfz型装甲运兵车
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队按照苏氏作战理念建*,因此也是非常重视机械化步兵的建设的,在装甲运兵车的选择上,捷克斯洛伐克*方没有选择苏联制式BTR-型轮式装甲运兵车,而在在德国Sdkfz型装甲运输车的基础上自行独立研发生产了一款新的装甲运兵车:OT-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
二战德*装甲部队
OT-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年捷克开始新型装甲运兵车的研发工作,起初几乎没有对Sdkfz型装甲运兵车做任何大的的改动,仅仅是将德国的迈巴赫发动机换装成捷克产的V3S型卡车的标准引擎T-型发动机,在外形上和德国的Sdkfz型装甲运兵车非常相似。不过这一设计方案并没有被捷克*方通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要求新的装甲运兵车要具备防生化和核辐射的能力,即采取全封闭结构,而不是原先那种车厢敞开式的设计。
捷克OT-型装甲运兵车
捷克设计部门随即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动,不过关键的底盘和变速箱仍依旧沿用了德*的Sdkfz型装甲运兵车。新的方案增加了车体两侧的宽度,对车顶进行全封闭设计,车长位置(驾驶室右侧)顶部设置有指挥舱口,以便于车长进行战场观察。后车厢顶部也保留了出入舱口,可以向两侧打开,像原先的敞开式车厢一样进行对外射击。与此同时,新的车厢两侧也设置了射击口,这样士兵在不打开任何舱门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外射击。由于加装了顶部装甲,为了保证足够的动力,为其更换了马力更大的V-8柴油发动机。新型装甲运兵车的标准武器是一挺VZ.59型通用机枪,平时放置于车厢内,战时再安装在外面的机枪架上,新的装甲车被捷克*方命名为“OT-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作为捷克机械化步兵的制式装备。
衍生型号
和德*Sdfz型装甲运兵车一系列的延伸型号一样,捷克OT-型装甲运兵车也进行一系列的改装,如OT-R2型装甲指挥车、OT-R3型无线电通讯装甲车、装甲救护车和OT-D型轻型坦克歼击车等。指挥车和无线电通讯车即在后车厢内加装大功率的电台和密码机,以便指挥官接收讯息和对外联络;装甲救护车即将原来的士兵座椅拆除,以便放置伤员担架。
捷克机械化步兵
这里着重介绍下OT-D型轻型坦克歼击车,该型坦克歼击车是在OT-型装甲运兵车的基础上,去掉了顶部装甲板,在后车厢内安装了一门Vz.59A型无后坐力炮,并额外加装3块装甲板进行保护(射击时装甲板必须放下),总共可以携带30发炮弹,辅助武器包括一挺Vz.59型通用机枪。OT-D型轻型坦克歼击车的标准载员是4人,包括驾驶员1名、车长1名、炮手1名和装填手1名。OT-D型轻型坦克歼击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的Vz.59A型无后坐力炮可以独立使用,在装甲车被击毁的情况下,Vz.59A型无后坐力炮可以迅速从装甲车上卸下来,安装在三轮支架上作为牵引式火炮继续使用,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设计。
OT-D型轻型坦克歼击车
评价OT-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在20世纪60-70年代广泛装备于捷克陆*,总数超过辆,是当时捷克机械化步兵单位的制式装甲运兵车,服役时间超过30年。由于OT-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采用了和德*Sdkfz型装甲运兵车一样的底盘和变速箱,因此在基本性能上两者的差距并不大,只不过多了防生化和核辐射的能力。如果不是OT-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采用了全封闭设计(Sdkfz型是敞开式),那么在外观上也将很难对两种装甲车做出区分。值得一提的是,捷克OT-型装甲运兵车在退役后成为*迷们争相购买的藏品,可以很容易改装成模仿Sdkfz型装甲运兵车的样子。随着OT-型装甲运兵车的退役,德式装甲车最后的影子也不复存在。
哈雷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