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不要折腾老百姓的小日子
作者: 笑蜀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历史时刻,高层公开呼吁不折腾,语惊天下,耐人寻味。改革前的当代史,大体可以归纳为一部折腾史。总有一种力量让你不能静下来,把你卷入变幻莫测的*治狂飙之中,去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斗到饿殍遍地,斗到冤*遍野,斗到天怒人怨。大好时光都被荒废了,等到国门大开,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自己的世界真无奈,以至于有着三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这时连“球籍”竟然都成了问题。拨乱反正就是这么来的。所谓拨乱,本质上就是拨折腾之乱,与民休息,还老百姓以正常生活的权利,正常工作的权利。于是,农民才可能踏踏实实地种地,工人才可能稳稳当当地做工,学生才可能安安心心地读书,人们才可能回到自己的本分,社会也才有秩序和安定可言。改革之初,有如发生了核聚变,民间的巨大活力短短几年中改写了整个国家的面貌,令世界惊叹。个中奥妙何在?无非是不折腾。尽管思想界也有风风雨雨,但经济社会领域不受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老百姓过自己小日子的权利受到尊重。而中国的老百姓最勤恳,只要有一段安稳的角落,只要有一段平静的光阴,他们的创造天赋就会发挥到极致,就会像蜜蜂酿蜜那样,把自己的小日子雕琢得有滋有味。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人,折腾不折腾,结局大不同。又岂止当下如此,其实历代皆然。所谓文景之治,所谓唐宋盛世,归根结底都得益于不折腾,即得益于权力的自我约束,得益于国家对社会的让步,得益于社会自由的扩大。而无论秦之亡,还是隋之殇,祸端都源于权力的自我膨胀,都源于朝廷对社会的侵犯,一句话,都源于折腾。自由创造奇迹,折腾制造灾难,此说不诬矣。大智若愚这个古老的东方哲理,完全可以应用于现代治理。对一个现代*府来说,不折腾亦即所谓“愚”,可能是最值得重视和最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了。不要看轻老百姓的小日子,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宏大,它那么素朴,但它却那么细密,那么扎实。正是在老百姓的小日子之中,财富一分一毫地积累起来了,文化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了。文明的演进就是这样细水长流,只要不被外力粗暴地阻遏,最后必然滋养出文明的春树繁花。这就是说,不折腾需要一种深刻的敬畏——对老百姓的小日子抱有深刻的敬畏,对民间智慧抱有深刻的敬畏。从这个角度,我们需要深刻反省*府主导模式。如果说1990年代以来跟1980年代有所不同的话,最重要的就在于发展模式的不同。1990年代以来盛行*府主导模式,财富向*府过度集中,资源向*府过度集中,权力向*府过度集中。而在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过度强势的*府往往挤压社会自由,往往挤压老百姓过自己小日子的权利,一句话,往往增大折腾老百姓的可能。这就导致了改革某种程度的异化。甚至在局部地区,改革蜕变成了折腾的同义词。折腾的方式仍然是搞运动。国企产权改革是必要的,却搞成一蜂窝的“管理者收购”运动,结果是“掌勺者私占大饭锅”;城市化是必要的,却搞成一蜂窝的强制拆迁运动,结果是城市*府独占土地暴利。排斥老百姓谈判的权利,对等交易的权利,是所有这些运动的共同特征。它们往往像坦克一样无情地碾碎了老百姓的小日子,无可挽回地把受害者驱赶到了社会底层,制造出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老百姓的小日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文明的细胞。所以,小日子必须要捍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层明确提出不折腾,特别振聋发聩,特别需要狠抓落实。有权的折腾无权的,强势的折腾弱势的,这是一个基本规律。要最大限度不折腾,最重要的切入点因而是改变权利结构,让老百姓有权抵挡折腾,以此来增加折腾者的成本。只有当折腾的成本高于收益,折腾成了一笔赔本的买卖,那时折腾才有可能逐渐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