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5日,一头绵羊在英国爱丁堡市罗斯林研究所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只没有父亲的哺乳动物,却拥有两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和一个代孕妈妈,人们为它取名叫多莉。正是这头小羊的诞生,把“克隆”这个原本陌生的生物学词汇拽进了大众的视野。
Tips:绵羊,牛科绵羊属的一种常见的饲养动物。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羊有螺旋状的大角,非常有威严但其实是起好看的作用,雌羊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科学家明白,这是人类生物技术上的一次伟大突破,但围绕着多莉羊的不只有赞誉之声,还有来自于伦理道德上的争议。到了如今,克隆已经不再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当年的技术之光为什么如今遭人冷落?大概多莉的一生就是最好的答案。
什么是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的出现还要从早期胚胎学开始说起。在19世纪早期,人们已经知道多细胞生物是由一个胚胎细胞分化增殖之后长成的,动物所有的细胞都源自一个受精卵。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为什么一个受精卵可以变成身体各个不同的细胞。
Tips:胚胎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年,德国进化生物学家奥古斯特·魏斯曼提出了一个假说,受精卵每次分化之后,遗传物质就会减半,这些基因数量不同的细胞便分化成了不同的体细胞。不过这种假说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为此德国生物学家汉斯·杜里舒用海胆做了一个实验,他把海胆分裂的胚胎细胞分开,让它们独立发育,结果长成了两个海胆,其实就是人工做出了同卵双胞胎。这个实验否定了魏斯曼的同时,也让生物学家看到了胚胎学无限的可能。
Tips:同卵双胞胎即单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
据此,著名的胚胎学家汉斯·斯佩曼在提出了一个假想实验,既然卵细胞的DNA数量和已经分化的体细胞数量一致,那么把卵细胞的细胞核替换成体细胞的话,是不是也能发育成胚胎呢?这个假想让很多科学家着迷,但可惜的是当时的实验技术有限,没有办法动手验证。直到年,第一只克隆动物才被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戈登给做出来了。
约翰·戈登用一种叫做非洲爪蟾的蟾蜍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只爪蟾的肠道内采样了一些上皮细胞,然后把这些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了爪蟾卵细胞中,结果成功创造出了一堆一模一样的爪蟾。这项实验打开了克隆技术的大门,约翰·戈登也因此荣获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不过克隆技术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虽然之后也克隆出了其他的蛙、鱼,昆虫等生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的克隆实验,却久久都未开展。原因也显而易见,无论是鱼还是蛙,它们的卵又大又好养活,有一台显微镜就可以操作。
Tips:非洲爪蟾,学名:Xenopuslaevis,又名光滑爪蟾,是南非的一种水生青蛙,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它们可以长达12厘米,头部及身体扁平,没有外耳或舌头。
而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胚胎发育还没有被人彻底掌握,所以完全无法应用。这个僵局,直到多莉羊的出现才被打破。
无父三母的多莉羊
受精卵可以发育出全身所有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这种特性就像是树干可以长出不同的枝叶一样,所以被人们称作“干性”。比如说在人体中依旧会有一些未分化的细胞,可以按照需求自动分化成不同的体细胞,所以也被叫做干细胞。至于其他已经分化的细胞,都已经失去了“干性”,只能分裂出同类型的细胞。而在细胞核移植的试验中,如果把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卵细胞中,卵细胞的细胞质里的一些物质就会让细胞核重新获得“干性”,并最终发育成为胚胎。
Tips: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
虽然说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是成功率很低,科学家尝试了次才终于培养出了一只多莉羊。因为没有经过减数分裂的生殖过程,所以多莉羊没有父亲,而是完全从母亲那里克隆出来的备份,并且有三位母亲。首先是为它提供遗传物质的母亲,一只6岁左右的白面绵羊。科学家提取了这只羊身上的乳腺细胞,并去核用作移植。多莉羊身上的DNA图谱和它完全保持一致。不过它还有另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就是一只为它提供卵细胞细胞质的苏格兰黑面绵羊。细胞质中含有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它的遗传完全来自于这只黑面绵羊,而不受DNA的控制。
Tips:基因图谱指综合各种方法绘制成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图。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决定这些性状的基因成千上万。
理论上,一个生物的体质好坏,大多受线粒体遗传的控制。所以多莉羊在遗传上其实是有两个母亲的。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只代孕妈妈,是另一只苏格兰黑面绵羊。
多病的多莉
多莉羊的诞生震惊了全世界,然而这只明星动物的一生却并不怎么顺风顺水。作为一只实验动物,它的一生都在实验室中度过,狭小的生活环境让它的体质变得很差,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它这个年纪不该得的疾病。据年的报道,年仅4岁的多莉却患上了未成年绵羊才会得的关节炎,《华盛顿邮报》称多莉是一只“披着羊羔外衣的老羊”。学者给多莉用上了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但是只能缓解病痛,并不能根治它的关节炎。到了年,多莉开始无征兆得咳嗽,兽医判断它得了进行性肺病,这同样是老绵羊才会得的疾病。
Tips:关节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多莉羊早衰的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到了年2月14日,多莉羊医治无效,被研究人员安乐死,留下了六个后代和一副克隆羊标本,就此退出了大众的视线。
多莉羊真的是早衰吗?
在多莉羊死后,大家对此事的看法惊人的一致,大家都认为这是克隆技术有问题导致的早衰现象。大众的定性认定,让克隆技术在此后遭到了民间的反对。不过如果我们真的去发掘的话,就会知道多莉的死因可能更加复杂。
Tips:多莉Dolly,是一只通过现代工程创造出来的绵羊,也是世界之初第一个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
在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发育生物学家凯文·辛克莱在《科学报告》上发表论文,为多莉羊早衰翻案。他们把多莉羊的骨骼样本与其他绵羊进行比对,并未发现和同年龄段的绵羊有什么不同之处。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后培养出来的其他克隆羊,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和自然出生的羊没有什么区别。
Tips: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
在对多莉羊肱骨的X光检测中,证据更加明显,它的肱骨只有一端有一些关节炎引起的损伤,而另一端和其它羊一样光滑无暇。这说明多莉的关节炎并不是骨骼老化导致的,而是由炎症入侵导致的病理性病变。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多莉羊在罹患关节炎前还生下了六只小羊,而产崽是绵羊患上关节炎的诱因。如今,多莉羊的孩子均无任何遗传或者早衰的现象,也从侧面应征了这个结论。而且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生物的体质好坏,提供线粒体的母亲才是重点。多莉羊的早衰,可能是线粒体母亲有天生缺陷造成的。
Tips: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
更加有利的证据来自于一匹叫做AikenCura的赛马,它是一匹赢得过5次马球比赛冠军赛马,但是以为做了阉割手术无法繁育后代。美国CrestviewGenetics公司提取了它的体细胞,并培育出了8匹优秀的赛马。如果说克隆会导致早衰,你又怎么解释这些克隆体依旧可以当做赛马的事实呢?所以,多莉羊的悲剧,克隆技术并不背锅。
为啥对克隆不再提及?
可惜的是,一个坏名声被传扬出去之后,再想把舆论搬回正轨可是难上加难了。其中不少宗教团体借此攻击克隆技术,认为它是违反了上帝规则的邪恶科学。这套说辞,其实和当初国外宗教集团攻击转基因技术一样无聊和可笑。不过,克隆技术还有让人感到恐惧的另一层因素,就是克隆技术到底该不该被用在人的身上?
Tips:赛马指的是马术运动之一。参赛者分别骑在自己的马上,以马跑的速度决定胜负。赛马业已从传统贵族参与转变为社会各阶层,男女老少,全民参与的文明娱乐亦大众社会活动。
这是一个细思恐极的问题,如果说真的有人培育出了克隆人,那么我们的伦理道德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非自然所得的人类呢?他到底该不该被视为人类?为他提供细胞核的人到底算他的长辈还是同卵双胞胎?这些问题不仅让宗教团体血压飙升,相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也同样向大家传达着不安与惶恐。
Tips: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尤其到了年,美国俄勒冈州灵长类动物园研究中心成功培育出了一只恒河短尾猴。虽然说他们使用的技术并非克隆,而是人工培养出的卵双胞胎。但和多莉羊相比,同属于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实验,已经预示着我们离克隆人类只差一步之遥就。既然技术要求已经能达到,能阻拦克隆人诞生的,就只剩道德伦理的讨论了。
Tips:短尾猴主要栖于-米的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地带。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
当然,民众自然不会让克隆人出现。早在年,美国医生锡德就宣布了他的“克隆人盈利产业”计划,消息一出立刻遭到国际上的反对。在59届联合国大会上,《禁止克隆人协议》经71票赞成、35票反对、4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正式生效。这项决议,彻底封死了克隆技术向人类身上应用的可能,自此,克隆技术多成了畜牧业培育优种的手段,再无爆炸性新闻,所以才从大众的眼中逐渐消失了。
结语
当然,科学的进步永远都不会听信神学家的摆布,这项技术对我们来说有更加实际的医疗意义。在年,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的国家。当然,我国培育克隆猴,并不是想触犯克隆人的底线,科研人员在这两只小猴子身上寄托了更加积极的意义。
Tips:克隆猴,就是利用猴的细胞,复制出相同个体的过程。年1月25日,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学术期刊《细胞》封面。
目前对于人类所有的疾病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动物实验为基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实验小白鼠。不过小白鼠可以模拟的,只是少部分疾病。而关于脑类疾病的实验,却不能在小白鼠身上去做,因为老鼠和人类的大脑差距太大,所以所有以小白鼠模拟的药理实验,多大都以失败告终,或者发现有其他的副作用存在。但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为灵长类的克隆猴身上实验,这类问题就会得到大幅改善。研究人员希望,克隆猴的出现,再加上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可以让我们用猴子促进诸如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的新药研发。
Tips:阿尔茨海默病又叫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
毕竟,任何科学实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我们不可能纠结于实验动物的生存就放弃疾病研究。就像多年前偷尸体的安德烈·维萨里,为了画出真正的人体解剖图,不惜违反教会的禁令偷尸体研究,才有了如今的解剖学和外科手术。从历史经验来看,维持伦理道德和科学进步的合理平衡,可能才是我们这些当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