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们一直向往着有一个同样的自己出现,比如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皇权的稳定,封自己的兄弟为王,封自己的姐妹为公主,这些其实都为了中央集权的稳定,如果古代有克隆技术,那应该会非常受人追捧。
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克隆技术在动物领域已经小露头角,那为什么这项技术没有一直受到人们的狂热喜爱,而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度逐渐减弱,乃至于到现在都无人问津了?
什么是克隆?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克隆技术,它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在这项技术产生之初,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等。
根据现代生物科学的严谨定义,克隆是指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无性繁殖在植物学领域和动物学领域是有不一样的理解的。
在植物学领域中,扦插等直接使生物获得生存环境,并长成个体的方式被称之为无性繁殖,重点在于这些植物没有经过传统的授粉授精过程。
在动物学领域中,因为动物肯定不可能使用扦插这种植物繁殖的方式,那么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后代的行为就是动物领域的无性繁殖。
体细胞指的是动物个体的细胞,只要在个体之内都可以称为体细胞,如果要根据各种功能细化,具有生殖细胞、干细胞、红细胞等等。
克隆并不只是无性繁殖这么简单,它重点是指无性繁殖产生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意思是指,无性繁殖当中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才会被称为克隆个体,这也就意味着在生物学的概念上,原生个体和产生个体是没有区别的。
克隆这个概念最早是来自于植物,将一些幼嫩的植物幼苗或者扦插枝条,以无性繁殖或者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培育,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扦插和嫁接。
营养繁殖的方式比扦插和嫁接要麻烦一些,需要在培养皿里面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但是动物是不能通过这样无性繁殖的方式来产生下一代的,它必须通过人为的干涉与参与,才能够完成。正因为需要人为的干涉,这也才具有克隆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除此以外,必须明确克隆的定义是:克隆仅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相同,但是克隆出来的个体基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有着区别,也就是说,在具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个体上,克隆技术并不能实现完全地复刻。
然后现在的克隆也正因如此,变得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但凡是同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也可以称之为“克隆”。
克隆羊“多莉”的一生克隆羊“多莉”可谓是传奇的一生,首先它的名字来源就很特别,一般的动物都是阿猫阿狗的名字,“多莉”这个名字就与众不同,是来自于一部音乐剧里面一个角色的音译,所以它的名字和人的名字一样,具有深意。
除此之外,多莉的诞生还是一个引起全世界轰动的事件。20多年前,一个英国爱丁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了一只小母羊。人们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争相对多莉进行报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克隆生物的地步了。
这个新闻能有多轰动?来对比一下当时其他的科技技术就会很明确了,20多年前,那个时候连奶粉的品牌都屈指可数,人们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就是身上“大哥大”通话机,在这样的科技发展背景下,一个克隆技术的出现怎能不让人震惊。
多莉可谓是在新闻记者的闪光灯下出现的,一时间各大新闻媒体对多莉的报道层出不穷,当时的科学家们一致欣喜地认为:克隆时代就要来临了,并且狂热的人们已经在着手研究其他的克隆物种了,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技术就变成了人们最热议的话题。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之后培育的人们发现:克隆羊“多莉”的身上有很多“暗病”,这是人们在欣喜之后无法接受的。
在多莉出生之后的第5年,人们就发现它患有严重的进行性肺病,这个病凭借当时的医疗技术是无法治愈,可谓是不治之症。
但是这种疾病在正常繁殖诞生的绵羊群体中是在老年阶段才会具有的疾病,但是却发生在了正值壮年的多莉身上。
并且在多莉确诊肺病之前,多莉的咳嗽症状就已经恶化得非常严重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死之际。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研究机构的人们才决定对多莉进行安乐死,并且为了纪念多莉,将它的尸体制作成了标本,存放于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克隆羊“多莉”是在饱受众人追捧的情况下出生的,也是在人们的注视中离去的。但是它的一生却落幕地太早了,这也充分地证明了克隆技术的不完善与不成熟。
白面绵羊的平均寿命在12年左右,但是多莉的人生却只有一半,这在人类世界被称之为英年早逝,在动物世界就是早夭。
多莉的早夭也将人们的情绪由欣喜转到了担忧,克隆技术究竟是在延续被克隆个体的寿命,还是残忍地对一个新的克隆个体的生命的剥夺?
其他克隆产物虽然克隆羊多莉对于人们研究克隆技术的积极性有所打击,但是人类在可探索的范围内仍然探索了一些可以克隆的产物存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克隆器官。
现代医疗相比于克隆羊多莉的时候又已经进步了许多,但是像现在这样发达的医疗技术仍然无法解决很多医学上的医疗难题。
比如在病人罹患了器官性癌症,需要更换器官的时候,只能等待合适的配源,如果一直没有,就只能采取化疗等措施维持生命,而这种维持生命的方式很痛苦的。
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匹配源,医生在给病人做了手术之后,还需要具体观察病人是否能够承受异体器官的抗性,所以这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正是基于人文关怀和挽救更多病人生命的角度,医学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研究器官克隆的技术,希望这项技术能够给病人减少病痛,延续生命。
克隆技术涉及的问题生物物种问题
物种克隆首先会涉及一个生物物种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物种都适合被克隆,也并不是所有物种都可以被克隆。
多莉是属于绵羊里面的白面绵羊品种,这个品种与其他的绵羊不同,它们体质强,细胞分化较完全,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更好剥离细胞核和细胞膜。
在克隆多莉之前,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的准备,首先取出一个成年绵羊个体的细胞核,接着再将另一个成年母羊的卵细胞的细胞核去除,最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还需要找第三只羊将此结合之后的细胞在其子宫里培育。
由此可以看出克隆动物,并不是像植物的无性繁殖那么简单,需要至少三个母体动物的配合才可以完成,并且这三个母体动物之间不能有很强烈的互斥性,否则可能在母体培育的过程中,这个结合的卵细胞就有“胎死腹中”的危险。
道德伦理问题
人类之所以能够领先于其他物种,不仅在于人类发明了自己的语言体系,更重要的是人类具有自己的一套道德伦理准则。
古代就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准则的标准。古代女子如果因为自己丈夫去世就去改嫁他人的话,那是会被谩骂一生的。
虽然不同的年代具有不同的道德伦理准则,但是人们都会发自内心地去遵循它,这与法律有着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人们遵守法律是为了不违法乱纪,不进警察局,不蹲监狱,这是一种强制性遵守的行为。
但是道德准则就不同,人们都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见得每一个人都会在公共交通上让座,这里面更多地有一定成分的自由性在里面。
同理,人类的伦理纲常也是在日积月累的发展进化中演变得来的,比如,我们知道长辈的兄弟姐妹应该如何称呼,我们也知道婚配的时候不可以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进行婚配。
那么如果克隆这件事情发生在人的身上,我们应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克隆体,克隆体又怎么称呼本体,这势必会给两个个体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同时正因为两个个体的基因型是完全相同的,那会不会有可能其中一个误打误撞地和容易产生畸形后代的个体进行婚配了呢?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所以克隆技术现在仅仅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要想大范围地推广开来,还需要有一段长远的距离来思考完善。
现代科技发展问题
从克隆羊多莉的例子可以发现,克隆技术并不是十分的先进,那么这项技术应用在动物身上尚且如此,如果应用在人类身上呢?
这项尚未经过临床验证的技术不知道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麻烦甚至灾难,所以人们也正是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从最开始的狂热追捧过渡到了现在的理性看待。
现代科技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克隆技术只有完善到不破坏现目前其他生态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生物状态。
为什么说是生物状态?因为克隆体的出现本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大量相同个体的出现,势必会在不同秩序上引发混乱,这些所有秩序方面的问题需要在这些克隆个体产生之前就做好预案,任重而道远。
所以如果不想让这项技术更多地涉及生物平衡方面,那么就必须在硬性的科技上下功夫。
人类世界复印机的诞生使得本来只能进行手工拓印的时代一下子就像加了倍数一样的发展,但是这种机械性的复制能否应用在生物世界里面呢?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才会因为每一个生物的存在而多姿多彩,如果世界上到处都是你、我、他的复刻体,甚至连彼此的亲人都无法找到的时候,那这种复刻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