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供图
皮肤红斑、鳞屑脱落等表象的背后可能潜伏着冠心病等并发症,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并不是单一的皮肤病,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仅限于皮肤,可与其他疾病伴发。日前,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郑捷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银屑病的疾病知识、最新临床研究和治疗动态,“银屑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银屑病易伴有代谢综合征”等观点,将引导人们重新认知银屑病,更新和改善治疗对策。
郑捷教授现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担任《英国皮肤病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Dermatology)编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期刊审稿人,致力于以银屑病为代表的复杂难治皮肤病发病机制与治疗干预的科研探索。郑捷教授表示,老百姓对银屑病的认知度仍停留在“银屑病就是皮肤病,不会致命,死不了人就不用治”的层面上。事实是,银屑病也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伴有代谢综合征,银屑病性关节炎、心脏病,需引起高度重视。银屑病的皮肤损害多出现在头皮、四肢及躯干等部位,以皮肤突起的红色鳞状斑块为特征。银屑病虽然很少危及生命,但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糖尿病、冠心病相似。中国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47%,据此估计我国约有万银屑病患者,其中90%以上是斑块状银屑病,其中30%的患者是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目前国内约有22%的银屑病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另有26%医院确诊之后会选择通过其他例如广告等非正规渠道自行获取药物。这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有很大联系,而近一半未接受正规治疗渠道就诊的患者,他们的生活往往受到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共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影响,需要积极规范的治疗。
发病与遗传基因、生活环境有关,缺一不可
郑捷教授指出,银屑病是一个环境与基因共同导致的疾病,只有银屑病的遗传基因而没有易发的生活环境就不会发病;只有易发环境但没有遗传基因也不会发病,两者碰到一起才会发病。后天人为因素无法改变基因,而环境因素是多方面且人力可为的。一方面是气候,银屑病是一个纬度性疾病,越寒冷的地方发病率越高。第二个方面是应激,包括紧张、过劳、压力大等,都会使银屑病发生或恶化。第三个方面是感染,当发生“感冒”,病原体会激活免疫系统,从而诱发和加重病情。第四个方面是饮食,比如酒精依赖会使病情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和控制病情,特别是预防发作,郑捷教授给予银屑病患者的建议是:过安逸的生活,放下繁杂的生活重负,到阳光充沛的低纬度地方,避免酒精,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改善病情和预防复发。
银屑病的并发症与反复发作关联紧密
不接受规范治疗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也会缩短寿命。大规模前瞻性对照研究显示,银屑病本身可能成为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在年轻的重度银屑病患者中,风险更高。郑捷教授指出,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较常见。医院皮肤科病房时常会收治年龄30-40岁、银屑病史十余年,但近几年里反复发作的患者,入院后经心脏冠脉CT均发现冠状动脉中重度堵塞,通过使用生物制剂才得以控制银屑病皮损以及改善冠心病。
郑捷教授进一步介绍,银屑病性心脏病的病因与导致银屑病发生的淋巴细胞在动脉内膜处的浸润、与引起银屑病一样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由于多年来银屑病的反复发作,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重度银屑病患者的预期寿命缩短。
治疗手段进入生物制剂时代
银屑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细胞*药物等免疫抑制剂,仅有短期疗效而副作用大,因此依从性低,成为药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以糖皮质激素为首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或紫外线等,长期用药后患者都会无法耐受副作用,这些系统治疗还会影响到整个免疫系统和各个皮肤外器官。
针对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的应用给银屑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它针对性地阻断引起银屑病患者皮肤细胞过度增生的关键致病性细胞因子,适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中一类特定细胞的活动和其产生的细胞因子起到了主导作用,例如IL-12/23(白介素12和白介素23)处于银屑病核心发病通路上游,针对IL-12/23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IL-12/23共有亚单位p40而发挥作用。
近年来,针对银屑病关键致病性细胞炎症因子的单抗类生物制剂相继被用于对传统系统药物反应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伴有明显关节症状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呈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比如近期上市的乌司奴单抗。郑捷教授介绍,生物制剂在便捷性和长效性上相对于传统药物更具有优势。生物制剂用药间隔时间更长,并且在应对复发的问题上,总体药物留存率更高,停药风险更低,为继续治疗争取疗效赢得了时间窗。
郑捷教授强调,银屑病无法“根治”,但可以被控制,有时复发难以避免,综合性治疗是长期的乃至贯穿终身。专门针对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的出现,使患者始终像正常人一般工作生活成为可能。
新民晚报记者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