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bageIn,GarbageOut.业界常用这个短语来形容最初原料或者候选物的重要性。抗体发现作为抗体药物开发技术流程的起始,它的结果好坏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发现得到的候选物将一直贯穿整个药物开发和应用的生命周期,直接决定一个药物分子本质属性。在整个药物开发的漫长过程中,早期发现相对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又是占比较少。因此更强调理性设计与合理筛选。
bioSeedinWorkshop模块二《抗体药发现及序列优化》邀请了5位业界资深专家,分别就不同抗体发现平台讲解、抗体药候选物确认过程、双特异性抗体的设计、抗体药物药效评价四个部分进行深度讲解。选取其中部分内容为大家提前做个介绍。
01不同的抗体发现平台
本部分将由益科思特CEO袁清安博士进行分享。依次对杂交瘤技术、单B细胞、噬菌体展示、酵母与核糖体展示以及转基因小鼠发现平台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分析不仅包括整体流程的梳理,也包括具体技术的细节经验。例如杂交瘤技术中具体免疫策略,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准备,融合操作,单克隆筛选等关键操作经验。常用的噬菌体展示从原理,建库,引物设计,具体scFv筛选等。这部分将结合袁博自身丰富积累与自有平台的实操项目经验。非常值得期待。
02抗体药效筛选
这部分内容分为抗体体外药效与体内药效两部分。
体外药效评价部分由康宁杰瑞药理部资深总监王媲琳博士分享。体外药效部分包括抗原结合/内吞、Fc受体结合及其效应功能、不同类型抗体作用机理及案例分享、细胞因子释放、免疫原性体外评价等重要内容。具体如抗原结合评价中的抗体-抗原、抗体-细胞膜(组织)上抗原结合实验体系开发;抗体内吞实验方法;Fc受体相关的ADCC、ADCP和CDC效果评价实验原理和方法;不同作用机制(结合型、中和型、阻断型、激活型等)的抗体相应药效评价方法;以及安全性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和免疫原性体外评价。
第二部分由江苏集萃药康中心副总监孙红艳博士将就抗体药物在非临床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分享。重点包括:基于CD3靶点的双抗评价体系设计与,基于NK和髓系靶点等创新靶点的抗体药物设计思路,人源化小鼠应用于大分子抗体安全性评价案例分享。药物研发中的高临床失败率提示现有的动物实验结果大多无法外推至病人。如何降低非临床研究结果外推至人体的不确定性是一直探讨的课题。选择合适的动物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非临床研究的相关性,孙博士将基于在动物开发及应用领域深厚的经验积累为大家带来参考。
03双特异性抗体的设计
双抗作为当前抗体药开发的主角,已经成为大部分药企争夺的热门领域。这部分将由岸迈生物创始人/CEO吴辰冰博士进行分享。主要包括双抗的骨架类型、双抗的靶点组合策略、双抗的序列优化以及由双抗继续发展的多特异性抗体技术要点。具体包括不同双抗骨架的技术分析比较;当前靶点高度同质化背景下双抗靶点选择与组合策略;序列优化在调节生物活性和改善理化性质方面的策略;双抗结构带来的工艺相关挑战等。
另外,有关人源化、亲和力成熟和序列化与功能性改造、Hitidentification、Leadoptimization、表位竞争实验、成药性分析这些抗体药候选物确认过程的内容将由保诺桑迪亚大分子研发部高级总监*海明博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