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何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早治,三位大咖
TUhjnbcbe - 2023/8/6 20:41:0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尽早治疗,家庭照护。

阿尔茨海默病(AD)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AD即将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虽然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尚未明确,但应尽量在早期确诊AD患者,从而为早期干预提供机会,是学界一直以来的共识。

然而由于公众缺乏对AD的全面认识、既往临床缺少有效治疗手段等原因,我国AD的早诊早治状况并不理想,推动相关工作仍需破解诸多难题。“医学界”为此特邀福建医科大学*委书记陈晓春教授、福建医院叶钦勇教授、潘晓东教授,解读AD致病机制并探索最新进展、制约我国AD早诊早治的现实原因、早期干预AD的重要性等临床工作者和公众关心的相关话题。

破解AD发病机制谜题的进展有哪些?

就AD发病机制探索的最新进展,陈晓春教授首先作了介绍,“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假说,目前仍是占主导地位的AD发病机制理论,即Aβ的代谢异常导致其生成增多,引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损害和氧化应激等改变,最终导致认知功能损害。与Aβ级联假说并行的则是tau蛋白致病说,当前观点认为tau蛋白累积导致的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对神经元的损伤更加直接。”

但陈晓春教授也坦言,AD发病机制复杂,上述两种主流假说仍不能完全解释AD的发病。近年来神经免疫通路是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如外周免疫异常,导致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神经元假说。此外未折叠蛋白反应导致的内质网稳态失衡,使胰岛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损害影响认知功能,也是被提出的发病假说之一。

为何多数AD患者未能早诊早治?

从Aβ异常生成等病理生理学改变,到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20-30年的漫长无症状期,陈晓春教授指出,这是因为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仍有充足储备,能应对疾病导致的功能损害,直到AD破坏80%-90%的相关神经元时才出现明显临床表现,此时AD患者的病情已进展至较为严重的状态。

目前国际上将AD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仅有生物标志物改变、无明显症状的临床前期;出现一定认知功能损害症状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期;有明显症状的临床表现期,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AD。

叶钦勇教授介绍,在临床前期和MCI期,三个重要信号可警示AD患者,尽早到专科门诊就诊治疗:1)近事记忆遗忘;2)情景记忆障碍;3)语言功能受损和情绪显著改变,表现为语言赘述、情绪抑郁/焦虑/淡漠或精神状态古怪等,及早就诊或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潘晓东教授则认为,需重视患者家属在监测或筛查AD中的作用,因为家属能够近距离识别患者可能的早期临床表现。而对携带APOE突变、存在AD家族史等情况的AD高危人群,还可通过对家属的科普宣教,改变高危人群的生活习惯,减少加速疾病进展的因素。

如何做好AD的早诊早治?

由于患者在AD临床前期缺乏明显表现,在这一理论上存在早期干预机会的时期,实现早诊早治挑战性较大。陈晓春教授认为,一般为期2-6年的“AD源性MCI”阶段,同样是实现AD早诊早治的“*金时间窗”,建模研究结果显示,如能在这一阶段以有效治疗,将患者由MCI进展为AD的进程延缓五年,就能将AD患者人数减少约50%,意义无疑极其显著。国内学者已为AD源性MCI诊疗制定专家共识,预计不久后将会正式发表。

传统的AD诊断手段,主要包括各种对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的经典量表测试,以及部分影像学辅助诊断,但叶钦勇教授介绍,近年来AD的生物标志物诊断取得突破,国外已提出相应的ATN诊断标准,即Aβ(A)、病理性tau(T)和神经退变(N),其中Aβ阳性为首选必要条件,围绕Aβ和tau的分子影像学检测、血液或脑脊液检测乃至基因诊断都在迅速发展,结构影像则有助于评估神经退变。

潘晓东教授进一步补充了AD生物标志物诊断的最新进展,“AD生物标志物的诊断前景广阔,尤其是基于体液的无创、快速检测,向临床转化或将指日可待。目前的具体检测指标则全面涉及到“ATN”,例如Aβ42/Aβ40、磷酸化tau(p-tau)-//都是常检测的对象,它们可用于区分AD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也能为未来的精准治疗提供靶标,而提示神经退变的标志物则有神经丝蛋白、总tau等,能用于评估疾病动态和药物疗效。”

做好AD早期诊断,才有实现早期治疗的可能,当谈到目前AD的治疗方案时,叶钦勇教授表示,现有治疗方案仍是围绕发病机制假说,如Aβ假说、tau假说和传统的胆碱能/谷氨酸能假说等,其中针对胆碱能通路的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针对谷氨酸能通路的美金刚,是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治疗药物,但“这些药物仅能改善患者的认知或精神行为症状,且仅对轻度AD患者有效,不能通过干预Aβ或tau,改变AD的疾病进程”。

不过在AD的治疗中,家庭照护等非药物手段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潘晓东教授认为,对不同病程阶段AD患者的照护应各有侧重点,其中对早期患者照护时,应尽量制定认知康复治疗计划,针对性以强化训练或代偿,干预患者出现功能损害的认知域,“缺什么补什么”。

而实现更好的早诊早治,真正改变AD疾病进程的最大希望,则是针对Aβ或tau等病理性蛋白的新型药物,陈晓春教授表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是既往制约AD治疗最大的短板,而年国外已有靶向Aβ的单克隆抗体获批,这次里程碑事件有望为AD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总结

随着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展,AD神秘的发病机制正在被抽丝剥茧式解谜,精准干预、有效治疗也不再遥远,但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仍需尽量在病程早期的“*金时间窗”,发现并诊断未出现明显大脑结构破坏、认知功能损害的AD患者,以良好的早诊早治,为未来争取更多可能。

专家简介

陈晓春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委书记

福建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医科建设工作组成员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医师协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

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叶钦勇教授

福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会(MDS)成员、中国老年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副会长、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常务理事、《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编委、福建省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神经变性病学组组长、福建省神经认知与运动障碍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分会常委兼ATN学组副组长、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常委、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神经认知障碍专业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学会帕金森专委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潘晓东教授

福建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认知障碍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福建省免疫学会免疫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秘书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变性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和行为神经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变性学组副组长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老化研究所(NIA)博士后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观点:,。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如何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早治,三位大咖联袂解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早治,三位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