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邱实
《飞向人马座》插图
飞船正绕着一个看不见的东西疯狂旋转。
黑洞,那里连光都无法逃脱。远方一颗蓝巨星的表面物质向黑洞倾泻,形成炽热的等离子流漩涡。飞船在漩涡里越陷越深,越转越快。就在即将坠入深渊的一刻,飞船突然加速,笔直地冲出漩涡,就像被雨伞甩出的水滴!
这是诺兰的电影《星际穿越》吗?不,这出自中国天文学家郑文光先生写于年的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
三名中国少年参观的飞船,因北方敌国破坏,提前起飞,冲出太阳系向银河之心飞去。少年们运用天文知识,最终利用黑洞的引力弹弓加速,重回祖国怀抱。这部满载科学知识的“硬科幻”,为中国文学开辟出了时空,如奇点爆炸。
这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知识分子被认可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家们卸下枷锁,成为“进*现代化”的主力。科幻作家们也相继发表雪藏多年的书稿,追回荒废的时光。叶永烈的少儿科普读物《小灵通漫游未来》首印万册,高度自动化的“未来市”妇孺皆知;童恩正的惊险派科幻《珊瑚岛上的死光》完成,即将改编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新中国科幻的第二次热潮来临了。
谁也没想到,仅仅五年后,在“科学的春天”里,科幻却遭遇“倒春寒”。此后十年,中国科幻的飞船再也没有飞越火星轨道。
坍缩纪元
逃出科学伊甸园
在经由科技现代化“重返伊甸园”的美丽愿景下,科学家们登上神坛,指点江山。科幻作家由科研工作者兼职,负责普及科学知识。作家本人归科研单位领导,各地科普创作协会附属于科技协会(而非作家协会),科幻刊物由各地科协和科技出版社创办。科幻作家只能做科学神殿里的卑微婢女。她们传递(源于苏联的)“科学文艺”火把,专职向人们解释科学“神谕”的含义。
此时的科幻还只能是科普,甚至是少儿科普。科学家是这时科幻作品里绝对的主角。他们都饱含人定胜天的科技乐观主义,为造福全人类而殚精竭虑,一边谋划上天入地,一边向少男少女娓娓道来:你们遇到的神秘现象,只是这伟大工程的表象,未来就看你们的了。脑洞不求惊奇,在于切实可行;情节不求跌宕,务必寓教于乐;想象若脱离现实和理论,立即会被科学界斥为伪科学;讲解不够通俗,马上有文学界批为没价值。
《小灵通漫游未来》封面。
改变科幻的工具属性,挣脱科学乐观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桎梏,是这一纪元里科幻作家的使命。而他们每一步都踟蹰犹疑。
尽管信息闭塞,当时中国科幻空前绝后、独具一格:孤帆横渡大西洋,只为验证印第安人曾抵达欧洲的设想(《美洲来的哥伦布》);从南极拖运冰山,用以缓解非洲干旱(《壮举》),或者制冷来消灭台风(《XT方案》);是烟囱废气像吐烟圈一般升到高空,避免空气污染(《吐烟圈的女人》);用腐蚀性麻风病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整容(《甜甜的睡莲》);用生物电操控球拍,让瘫痪队员赢得乒乓球大赛(《悲剧之花》)……
当威尔斯、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作品翻译出版,星际航行、无性繁殖、仿生机器人等概念为科幻作家熟知。而主流媒体痛批全球热映的《星球大战》毫无科学依据,充满封建思想。中国科幻作家既不能表现欧美国家的科技优势,也不能突出科技革命对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冲击,科学家只能“迷误”和困惑。尖端科技成果和创意尽管是舶来品,但科幻作家坚持重新处理这些科幻元素——取其设定,“去其糟粕”,反其道而用之。
郑文光的《太平洋人》想象中国宇航员在彗星上发现来自地球的穴居人,命名其为“太平洋人”,并自豪宣称西方的“大西洋人”纯属传说,而“太平洋人”货真价实;叶永烈的《自食其果》为美国科幻《InHisImage-TheCloningofaMan》的续写,让克隆人继承自私的基因,杀死富豪“父亲”,夺其遗产;王桂海《无根果》讲述仿生人双胞胎因分别被正邪双方培养而人生殊途,表达人的价值“在于给世界留下什么”,而不在于其“出身”和家庭成分。宋宜昌的《祸匣打开之后》首次展现人类与南极苏醒的外星人的全景式战争,有威尔斯《世界之战》与《星球大战》的格局,但战争不是先进国家主导,而是亚非拉美各国英雄们前仆后继,甚至得到正义的星际英雄的驰援。
科幻作家郑文光与叶永烈(右)。
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也引发热议,其中最有趣的是魏雅华的《温柔之乡的梦》。他设想计划生育时代,无生育权的男性可以挑选一位机器人妻子,她们窈窕温柔,百依百顺。小说被批为“曲解三定律”、色情低俗。可能因为主人公命令妻子饭后舔盘子,以及忽闪着幽怨的大眼睛学猫叫。
年,当科普界争论科幻“姓科姓文”之际,科学家郑文光立场鲜明地提出,科幻文学是文学,能用超前的角度折射现实,也应去反映“医治旧创伤、建设新生活的斗争”。他再开天地,尝试社会派科幻,叶永烈、童恩正、金涛等也纷纷加入。科幻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