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乾羽高收入标签背后的个体视角缺失
TUhjnbcbe - 2020/6/13 11:24:00

乾羽:高收入标签背后的个体视角缺失


人们不可能活在数字中,不可能活在真空中,就算人们无比希望5.6万元就真的属于高收入,现实的感受也会让他们清醒。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元。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9元。统计局5.6万属高收入的说法遭到友们吐槽,呵呵,轻松迈入高收入群体、5.6万的高收入能买几平方米?


如果平均来看,这样的划分也无可厚非。总不能把所有的收入都叫做低收入吧?这是一种统计上的需要,也是一种统计上的名词。只是,这样的名词和需要,似乎忽视了公众的感受。如果从个体的视角去看,5.6万元真的够高吗?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线城市,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个收入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即使这个收入放在二三线城市,生活依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然,会有那样的情形,一个人生活在西部地区,家庭收入比较可观,有房有车,那么,5.6万元的确算得上高收入了。可是,这样的群体又有怎样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难道,人人都要到三线以下的城市生活?


统计局的数字可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这个高收入的标签。因为这个标签没有个体视角,必然引起公众的反感。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标签有两个问题。首先,忽视了个体差异,似乎5.6万元就可以让一个人、每个人安居乐业了。其次,隐藏了社会问题,5.6万元只是收入,这个收入的高与低,要看支出的多与少,就像友感叹的,5.6万元到底能买几平方米的房子呀,而且生活还不仅仅是房子,一套房子都会让人不堪重负,5.6万元真的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挺起腰杆?


我是高收入群体,我的收入是5.6万元。如果,一个征婚者如此吹嘘自己,他一定会被唾沫淹死。可统计的结论就是这样。只是,人们不可能活在数字中,不可能活在真空中,就算人们无比希望5.6万元就真的属于高收入,现实的感受也会让他们清醒。既然现实的痛感真实存在,何必拿一些数字来说事数字不仅不能带来温暖,反而会让人觉得再次受伤。这不是一个统计的专业问题,而是一个统计的社会意识、个体意识问题。毕竟,统计数字不是冰冷的数字,背后对应的是民生的冷暖。

1
查看完整版本: 乾羽高收入标签背后的个体视角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