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创新传承大旗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中国(泰州)医药峰会
胜利闭幕
科学与大健康融媒体中心泰州10月25日电(特约记者梓涵)作为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常态化活动,为期两天的中国(泰州)医药峰会年度大会于24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圆满闭幕。
据悉,本届峰会由泰州医药高新区、中国农工民主*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泰州)医药峰会组委会、农工民主*泰州市委员会承办。峰会邀请了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院士(视频)等12位生物医药和中医药文化领域的专家,共同就“新冠疫情下生物医药研发与科研创新”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两大主题进行探讨。赵群、邱明月、王正洪、蔡国斌、*立红、吴玉普、马新生、周正海等领导专家,香港贸易发展局江苏代表张厦等企业代表,以及多家央媒和行业、地方主流媒体应邀出席会议。
“新冠疫情下生物医药研发与科研创新”论坛现场。
李浩钱丽摄影
峰会由原科技部重大专项司一级巡视员杨哲,中国农工民主*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左建平分别主持。泰州市委副书记汤成快,江苏省区域合作交流协会、原江苏省发改委一级巡视员、副主任樊海宏,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原国家卫健委监督中心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胡小濛,内蒙古医科大学*委书记乌兰分别致辞。
泰州市委副书记汤成快在医药峰会上致辞。
李浩钱丽摄影
泰州市委副书记汤成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泰州医药峰会自年创建以来,先后邀请了30多名两院院士和诺奖得主进行交流,学术成果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峰会逐渐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行业高端学术平台。本届峰会聚焦“新冠疫情下生物医药研发与科研创新”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两大主题,既契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需要,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峰会组委会进一步发挥学术优势,服务泰州医药产业发展,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维护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作报告。
李浩钱丽摄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在《规模化有序开放:人民健康的唯一战略》报告中认为,实现人民健康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必然首先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解决中国的医改难题,为全世界做试点、样板。“规模化有序开放”是新时代中医现代化系统工程,未来中国在实现人类健康问题上,无论是理论和实践上一定能走在世界前列,从而带动未来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张学院士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故事》视频报告中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做靶向治疗药物是精准医学时代的一个经典案例,而其中的精准医学、精准治疗最典型的肿瘤领域的例子则是由中国人提供的,即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他认为,临床需求上升为科学问题后,是医药出药出医的一个最好路径。发现临床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是能力,是素质,也是本事。基于和面向临床的科研最具生命力。
原科技部重大专项司一级巡视员杨哲主持医药峰会。
李浩钱丽摄影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以《鼻喷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研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以《加速中国新药研发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转变》、天津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家朱涛以《腺病*载体新冠疫苗的挑战和创新》、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以《研发高效广谱抗冠状病*药物和疫苗》、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以《COVID-19单克隆抗体治疗策略》、内医院*委书记布仁巴图以《蒙医药在治疗新冠临床以及机制研究》、海**医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卫东教授以《创新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教授宝龙从蒙药学历史、现状和临床应用、南京市网信办常务副主任刘斌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责任》为题,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各个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展望。
中国农工民主*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左建平主持中医药主题论坛。
李浩钱丽摄影
会议期间,峰会组委会还举行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与免疫力提升》闭门会,邀请了空*医科大博导王正洪教授、医院、医院等一线临床专家,尚艾科技董事长刘小刚等,就传统艾灸科技创新及临床应用问题进行探讨。并邀请中医药方向的院士专家、社会组织、媒体、企业、文化等嘉宾参加论坛;邀请内蒙古、河南、四川、吉林等民族医药代表城市、中医药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共同探讨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在中医药主题论坛上致辞。
李浩钱丽摄影
峰会组委会还与江苏省区域合作交流协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有关单位和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媒体传播、区域合作更好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参会各方还就共同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传播平台达成共识。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