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五分钟读懂双特异性抗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TUhjnbcbe - 2023/4/8 20:3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5月初,百济神州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在中国获批治疗特定儿童白血病。其获批的倍利妥(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英文商品名Blincyto)用于治疗儿童复发或难治性(R/R)CD19阳性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在年12月,倍利妥已获批用于治疗这一适应症的成人患者。

肿瘤免疫疗法是近几年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发免疫系统自身的能力来对抗肿瘤细胞,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过继T细胞疗法等。但传统的单抗药物疗效往往有限,可能会引发肿瘤耐药性,且易发生脱靶效应。此外,肿瘤的发病机制复杂,对多个靶点的同时阻断往往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

而自年Nisonoff及其合作者首次提出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概念以来,随着基因工程抗体、免疫学等相关领域的快速进展,BsAb的构建理念、技术平台以及产品研发也在不断发展创新。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更是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井喷趋势。

什么是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antibody,BsAb,简称双抗)是指能同时特异性结合两个抗原或抗原表位的人工抗体。形象比喻,它就像一座连接2个抗原(表位)的桥梁。

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而是通过细胞融合或重组DNA技术制备实现的。由于其特异性和双功能性,现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肿瘤治疗及自身免疫病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双特异性抗体还被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血友病等其他领域。

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

双特异性抗体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1)招募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并将它们重定向至肿瘤细胞,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2)同时阻断发病进程中两个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而发挥独特或重叠的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存活;(3)同时靶向细胞表面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增强其与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双抗VS单抗,有何优势?

与普通单克隆抗体相比,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同时结合两种特异性表位或目的蛋白的功能,因此可以发挥特殊的功能起到单抗药物难以达到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将效应细胞直接靶向肿瘤细胞以增强其细胞*性、提高抗体选择性和功能性、共刺激或抑制受体。相对单抗,双抗具备更强特异性、靶向性,可以降低脱靶*性;相较单抗的组合疗法,也可有效降低治疗成本等。

但双抗药物开发复杂性和技术壁垒更高,对于技术平台和靶点选择的适配性要求也有所提高。

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

(1)化学偶联法:该方法于年首次被使用,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偶联剂将两个完全的单抗或Fab2片段偶联成一种双特异性抗体。

(2)双杂交瘤融合法:将两种杂交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出具有两种抗体功能的稳定靶细胞株。

(3)基因工程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研/获批的双特异性抗体

目前在研的双抗可以分为T细胞桥接型双抗、双免疫检查点阻断类双抗、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微环境调节类双抗、免疫检查点阻断+肿瘤信号通路抑制类双抗、双肿瘤信号通路抑制类双抗、同抗原双表位类双抗、以及促功能复合体形成类双抗等7种。

前6种双抗广泛应用于肿瘤相关治疗中,而第7种双抗目前仅应用于血友病的治疗中,由于对功能复合体形成的特殊要求而不具备广泛性。

根据药融云数据统计,目前全球已获批双特异性抗体共有5款,分别为Trion的Catumaxomab(Epcam×CD3,年退市)、Amgen的blinatumomab(CD3×CD19,年全球首次获批上市)、Roche的emicizumab(艾美赛珠单抗,FIX×FX,年全球首次获批)和faricimab(ANGPT2×VEGFA,年全球首次获批)、强生的amivantamab(EGFR×cMet,年全球首次获批),其中blinatumomab、emicizumab已分别于.12、.11在国内获批上市。

全球已获批双特异性抗体

图片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上市双抗药物市场情况

从全球市场销售额来看,emicizumab、blinatumomab两款药物表现亮眼,年分别达到34.15亿美元、5.28亿美元,且有逐年增长趋势。

图片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图片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目前,双特异性抗体已成为全球药企争相布局的热门赛道,该领域全球在研药物共有个(不含终止、无后续进展报道者),其中IND及以上研发阶段药物占比为27%。

图片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从临床试验开展情况来看,近年来全球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开展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此外,CD3、PD-L1、PD-1、EGFR、HER-2为热门靶点,从靶点组合来看,CD19×CD3、CD20×CD3、PD-L1×TGFβ、HER2×CD3等组合涉及的研发项目数量较多,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为研发企业较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分钟读懂双特异性抗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