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眼眶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在眼眶内形成肿瘤肿块,导致眼球向前突出。发病率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球运动障碍、眼睛突出、视力下降等。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疗,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01眼眶假瘤的病因及症状
(一)眼眶假瘤的病因
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检测表明它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一些亚型,如特发性眼眶肌炎,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眼眶假瘤的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球运动障碍、突眼、视力丧失等。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临床表现不同。
1、急性期
急性患者突然发作,眼睛周围肿胀疼痛。眼球旋转时不适。眼球运动障碍。眼睛突出(通常不超过7毫米)。结膜水肿、充血或直肌附着充血。眼睑红肿仅限于眶边缘,视力丧失或复视。
2、亚急性期
亚急性患者常在几个月内慢慢出现症状和体征,眼睑、结膜肿胀不明显,眼球逐渐向前突出。
3、慢性炎性假肿瘤
没有急性发作史,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渐突然出现。可触及眼眶前部的硬肿块。急性或亚急性患者由于治疗不成功而发展为慢性。
4、复发性炎性假肿瘤
大多数是安静的眶内假肿瘤或治愈的病变,因免疫功能下降或全身其他病变而复发。患者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病变消失,皮质激素减少过快或突然停药会导致病变复发。病变多次复发为慢性,严重损害眼眶结构。
5、并发症
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是由炎症或肿块压迫引起的,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02眼眶假瘤的检查
(一)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眼睑红肿、眼球运动障碍、突眼、视力丧失等症状时,医院咨询医生。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询问,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检查、MRI检查、病理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疾病,明确诊断。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了解是否有眼球突出、眼球活动障碍、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丧失等。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眼球后面可以发现实质性肿块。
2、CT检查
显示肌肉肿大,或眶内脂肪有条纹。点状阴影,或眶内局限性软组织块状阴影,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眼后壁增厚,视神经增厚。
3、MRI检查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可以明确患者肿瘤的大小。
(四)病理检查
通常需要手术切除部分病变,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诊断患者病情的严重情况。
03眼眶假瘤的诊断及治疗
(一)眼眶假瘤的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眼睑红肿、眼球运动障碍、突眼、视力丧失等临床表现,结合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二)眼眶假瘤的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应尽快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这种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疗。
1、对症治疗
眼球明显突出,闭眼睑不全,应注意保护角膜。
2、手术治疗
对眼球高度突出的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通过眶或颅手术切除,但手术不易彻底,有复发的可能,容易损伤眼外肌。
3、放化疗
放疗:可削弱假肿瘤的增殖能力。主要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糖皮质激素引起严重并发症者;全身性疾病不适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04眼眶假瘤的日常护理
(一)眼眶假瘤的心理护理
1、心理特征
这种疾病会导致视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病变容易复发多次,变成慢性,严重损害眼眶结构,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易怒、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主动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用简单的语言向患者解释,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二)眼眶假瘤的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疾病反复无法治愈。
(三)眼眶假瘤的术后护理
注意保护眼睛,定期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四)眼眶假瘤的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眼,促进身体恢复。
3、患者可以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是要注意不能选择太剧烈的运动。
4、建议放疗患者注意保护放疗部位的皮肤,必要时咨询医生涂抹药膏保护皮肤。
5、建议患者家属陪同出行,避免发生事故。
(五)眼眶假瘤的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医疗卡等。
2、如有近期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如果最近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以携带药盒。
4、医生可以安排患者的家属陪同患者就医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结语:该病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预后较好。这种疾病会导致视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态度,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自我管理,帮助疾病恢复,注意防止疾病复发。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