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大米来自稻谷。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贡献最大,被国内外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
A.袁隆型
B.屠时呦
C.巴斯德
D.达尔文
2.研究发现,某生物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饮。该生物属于(D)
A.细菌
B.真菌
C.植物
D.动物
3.小秦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如图所示。其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
A.盖盖玻片B.展平表皮
C.满加清水D.撕取表皮
4.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C)
A.水和维生素
B.维生素和氨基酸
C.水和无机盐
D.无机盐和氨基酸
5.当前“小胖墩”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广泛关往,下列生活方式中,最可能导致“小胖墩”数量增加的是(C)
A.三餐定时,能量合理
B.食物多样,搭配合理
C.多油多肉,零食不断
D.作息规律,适度锻炼
6.人体能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下图所示的四种感觉中,分别通过眼和耳感觉的是(B)
7.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人类的起源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C.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D.人类最先掌握的技能是使用文字
8.下面是某类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概念图,其中①②分别表示(A)
A.细胞膜细胞核C.细胞壁叶绿体
C.细胞膜线粒体D.细胞壁细胞核
9.下图表示马铃薯的无性生殖过程,与此生殖方式不同的是(B)
A.桃树嫁接
B.玉米播种
C.月季扦插
D.细菌分裂
10.小秦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时,把②分为一类,把①③④⑤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D)
A.是否有细胞核B.是否有液泡
C.是否有细胞壁D.是否有细胞
11.当人体缺乏某种必需的物质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疾病。下列疾病与其常见病因的对应
关系,错误的是(A)
A.佝偻病——缺乏含铁无机盐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C.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D.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12.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的认识或行为,正确的是(B)
A.父母啰嗦,真烦人
B.志存高远,努力学习
C.月经来了,真倒霉
D.网络游戏,有空多玩
13.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社群行为)的是(B)
A.工蜂负责外出采蜜并喂养幼蜂
B.雄孔雀展开漂亮尾羽吸引雌孔雀
C.蚁群中蚁后专职产卵,繁殖后代
D.黑猩猩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14.*长绒棉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细服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下图可表示长绒棉细胞完成
一次分裂的是(C)
15.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立在这个星球上的”。对
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D)
A.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B.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C.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
D.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16.“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如下图所示。它们的诞生应用的技术是(A)
A.克隆技术
B.组织培养
C.发酵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7.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运动器官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C)
18.经神舟飞船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其实质是改变了
番茄的(B)
A.细胞数目B.遗传物质C.营养物质D.细胞大小
19.健康是人类的第财富。下列有关健康与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艾滋病等遗传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B.遇到休克患者,只需实施心肺复苏
C.过期不久的药品,也可以少量服用
D.接种疫苗保健康,属于特异性免疫
20.下面是四株小麦的很尖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能力最强的植株是(C)
21.科学家在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A)
A.染色体
B.病原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22.右图表示人体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
A.此图表示神经元的结构
R.此系统是神经系统
C.图中④代表神经末梢
D.此结构能独立完成反射
23.某人因外伤失血过多入院治疗,期间输入过少量的A型血和B型血。此人的血型是(D)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4.甲,乙两地都出产同一品种的苹果。在果树生长期间,两地光照条件和管理措施相同。但昼夜温度有一定差异(如下表)。经测定,乙地苹果的含糖量明显高于甲地。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C)
A.两地果树白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基本相同
B.乙地夜间温度低,果树分解的有机物较少
C.甲地夜间温度高,果树制造的有机物较多
D.乙地果树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地果树多
2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食品放在冰箱中保存,其主要原因是(B)
A.冰箱中没有细菌和真菌
B.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C.冰箱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D.低温促进细菌和真菌的呼吸
26.小秦惯用右手写字,下面是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几个环节,其中符合要求的是(C)
A.取镜
B.对光
c.观察
D.辨认细胞核
27.“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诗句描述了两栖所物的(A)
A.生殖发育特点B.废物排出方式C.消化吸收环节D.气体交换过程
28.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的一片叶用黑色圆纸片两面遮盖(如下图),
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移至光下数小时,取下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对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A.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抑制叶片的呼吸作用
R.滴加碘液后①处变蓝,说明该处产生了淀粉
C.此装置包含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与②,①与③
D.此装置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29.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
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
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
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
30.为研究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每组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B.此实验的变量是水蚤的数量,清水组是对照组
C.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止
D.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酗酒危害人体健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小题,每空1分,计30)分)
31.(5分)“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是被子植物一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为进一步了解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小秦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于今年清明节期间,将一些菜豆种子播种在学校的生物园地。下面是菜豆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间答问题:
(1)选在清明节期间而不是冬天进行播种,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只答“温度”不得分)。
(2)同学们定期观察菜豆的生长情况,并合理地浇水施肥。菜豆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
图甲中的(⑤)气孔(序号和名称全对得1分,任意答错一项不得分)(()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散失,进入大气。
(3)菜豆植株越长越高,在此期间所需有机物主要通过菜豆叶的光合作用(填生理活动名称)来提供。(4)一段时间后,菜豆植株上开出朵朵小花。花谢之后,有豆荚展露枝头:小心剥开一个豆荚,同学们发现里面有一些颗粒状的结构(如图乙②),这些颗粒状结构都是由图丙中的[③]胚珠(序号和名称全对得1分,任意答错一项不得分)([]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发育而成的。
(5)花全部凋谢后,看着稀疏的豆荚,小秦感觉有些遗憾。来年小秦还想种菜豆,请你给小秦提供一项可以增加菜豆产量的具体措施(浇水施肥除外)合理密植,除草,延长光照时间,更换品种,增设温室大棚,发生病虫害喷施农药等(合理即可)。
32.(5分)科研工作者在一片有大熊猫活动的野生箭竹林进行研究。为了解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分析了林中几种动物的粪便残留物,情况如下
/p>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箭竹是生产者。
(2)大熊猫的食物包括箭竹和竹鼠。
(3)上述竹林生态系统共有三(或3)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食物链箭竹→大熊猫(箭竹→竹鼠→大熊猫,箭竹→竹鼠→灰林鸮)。
(4)某年此地箭竹大面积开花死亡,其他植物取而代之,大熊猫因缺乏食物陷入困境。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_能力是有限的。
33.(5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年11月1日1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人的总人口性别比(有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为.07。为什么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呢?请结合下图进行分析:
(1)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①】XY(字母小写不得分),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图中④的性别是男。
(3)男性产生两(或2)_种类型的精子,其数目相等;女性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生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机会均等(或相等、相同,一样)_。因此,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一般为1:1。
(4)一对夫妇准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1/2(或50%)。
34.(5分)年9月,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我省隆重举行。为响应“全民全运”的号召,本学期小秦尽可能跑步去学校。下面是小秦体内的部分结构或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秦吃过早餐后去上学。早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图甲中的④(填序号)进行消化和吸收。
(2)小秦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②]肺泡(序号和名称全对得1分,任意答错一项不得分)([]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当血液进行图丙中②(填序号)所示的循环时,在毛细血管网处,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小秦的肌肉细胞,并带走废物。
(4)跑到十字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小秦停下脚步,等待绿灯。这种反应属于条件(或复杂)反射。
(5)到达学校,小秦已经微微出汗。其体内产生的尿素,还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35.(5分)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调查,秦岭地区分布的植物已超过种,还有0多种动物及多种其它生物分布其间。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誉为“秦岭四宝”。
资料二年,在我省汉中地区发现了7只野生朱鹳。有关部门在朱鹳的栖息地建立了
朱鹮自然保护区,经多方努力,目前朱鹮数量已达数千只。
(1)资料一直观地体现了秦岭地区生物种类(或生物物种、物种)_的多样性。
(2)“秦岭四宝”中,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通过胎生繁殖后代,属干哺乳动物。
(3)大力保护朱鹮,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东方宝石”的风采,更们利于维持秦岭地区的生态平衡。如需更好地保护秦岭金丝猴,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4)科研作者计划研究羚牛的起源,最直接且可靠的途径是寻找化石作为证据。
36.(5分)“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研究人员就此开展了相关实验:
步骤一研究人员在某餐厅点了六道菜,餐前对每道菜进行无菌采样。
步骤二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测试人员进餐时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餐后
每份菜至少留下25克作为样本再次无菌采样。
步骤三采集的样本都通过冷链运输(运输全程保持低温)到有关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下表
/p>
(1)把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2)餐后每道菜中,细菌数量较多的都是非公筷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公筷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_。
(3)提倡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此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请结合检测数据,另提出一个合理且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餐前凉菜中细菌数量明显多于热菜与温度有关吗?(或餐后热菜中细菌数量增加的比例明显高于凉菜与温度有关吗?)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