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今天,即11月3日,卡尔顿-E-施沃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了脊髓灰质炎病*结晶。让我们来捋一捋病*发现简史,向这些为人类健康和幸福生活的科学家致敬!
30年代:对病*的鉴定与观测,首开研究成果!
30年代初,利用小鼠分离出许多虫媒病*。到年,人类已发现近种病*。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ErnstAugustFriedrichRuska,.12.25~.5.27)和电气工程师博多·冯·波利斯(BodoVonBorries,.5.22~.7.17)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获得放大倍的病*照片。
40年代:对病*的研究更加深入!
年,中国医学病*学家*祯祥(.2.10~.3.24)在美国首次用体外组织培养法鉴定病*,首次分离出“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风疹”(Rubella,GermanMeasles)等病*,为大量生产免疫药物创造了条件,开拓了人类抵御病*性疾病新纪元,给现代病*学奠定了基础。
年,美国病*学家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JohnFranklinEnders,.2.10~.9.8)等培养出“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病*。
50年代:对脊髓灰质炎病*的微观研究取得突破!
年,德裔美国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赫尔希(AlfredDayHershey,.12.4~.5.22)与其学生马莎·蔡斯(MarthaCowlesChase,.8.8~.8.27)发现病*核酸部分对感染起主要作用。
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谢弗(FrederickLSchaffer)和卡尔顿·施沃特(CarltonESchwerdt,~.3.25)获得“脊髓灰质炎病*”(PolioVirus)结晶,它是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
60年代:首次在体外合成病*DNA
年12月14日,美国生化学家阿瑟·科恩伯格(ArthurKornberg,.3.3~.10.26)等首次在体外合成病*DNA。
年,发现“反向转录病*”(Retroviruses)。它具有反向转录酶,能将遗传信息从“RNA”反向转录给“DNA”,现已发现所有的RNA致癌病*中都存在反向转录酶。
80年代:我国对病*研究的新贡献!
年,解放*医院研究员李泉根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腺病*基因组型群”和“两个腺病*基因组型可同时感染一个病人”。使腺病*有了更准确的分类法。
年4月,北京*区医院段佩若(~)团队建立起亚洲最完整的抗呼吸道病*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库,分7大系、株病*。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系列呼吸道病*抗原快速诊断试剂”,将病*抗原诊断时间缩短至2~3小时,比传统法快56~倍,迅速推广。
21世纪:病*研究基于新技术成果斐然!
年12月2日,德国慕尼黑大学(LMU)克里斯托夫·布罗伊希勒小组首次观测到病*侵入细胞的过程,并用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将其记录下来。
年7月12日,美国科学家根据基因数据,使用基本化学物质,首次在试管中制造出小儿麻痺症病*。年10月,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LSU)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一种超级致命的鼠痘病*(天花的一种变种病*),受感染的试验鼠全都死亡。11月,原人类基因组私营科研小组首席专家文特尔小组采用DNA合成病*新方法,在14天内合成准确的、极其类似天然病*的病*。
年5月,美国普度大学(PU)医学工程系的雷士德·巴西尔(LesterBasile)博士测出一粒天花疫苗里的牛痘病*重9.5飞克(1飞克=1g/0万亿)。即1万亿个牛痘病*≈一粒米。
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CII)根据一种狐蝠所携带的病*种类的研究估算,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未知病*可能≥32万种,其中70%可感染人类。到目前为止,与此相关的“PREDICT”项目已发现了种新病*,发现地点都位于一些人类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区域。
年8月,“NIH”研究团队发现,病*在感染宿主时,可以由40个病*构成囊泡,并用“脂肪球”将自己包裹起来,躲过宿主身体防御系统。脊髓灰质炎病*和感冒的常见病原体鼻病*都可构成这种“病*球”。
今天:科学家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彻底查清生物界,尤其是哺乳动物中潜在的病*库,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生物大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很可能使人类获得意外收获。
而今,新冠病*疫情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仍始终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肆虐。这就需要科学家争分夺秒,和病*变异进程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