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药速递丨白细胞介素6抗体治疗中重度难 [复制链接]

1#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白细胞介素-6抗体治疗中重度难治性克罗恩病

文献来源:Gut.Jan;68(1):40-48.

既往的观点和实践

克罗恩病(CD)以胃肠道的慢性炎症为特点,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

生物制剂(单克隆抗体),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治疗中度至重度CD患者。这类药物包括:抗-TNF单抗、抗-整合素单抗、抗-IL-12/23单抗。

但是,超过50%的CD患者会出现原发性无效,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应答。因此,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具有多种促炎作用,可以抑制黏膜T细胞凋亡,是治疗CD的理想靶点之一。

PF-是一种全人源免疫球蛋白G2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IL-6,半衰期为36-51天。

在健康志愿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I期试验中发现,静脉内和皮下注射PF-,患者耐受性良好,并且可以持续抑制C-反应蛋白的水平。

此外,PF-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II期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同样提示10mg剂量对疾病有一定改善。

面临的问题

虽然抗-TNF药物是CD治疗的重要突破,但许多患者出现原发性无应答或疾病复发。

此外,研究显示即使对生物制剂出现应答的CD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的应答和缓解比率不高,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获得满意的缓解。

很多中度至重度CD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曾使用过多种药物,且应答率和缓解率不高。

对这些患者来说,抗-IL-6生物制剂PF-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

但是,PF-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如何,其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如何,尚需更多数据支持。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II期双盲试验,研究对象为抗-TNF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成年CD患者,共纳入名患者。

诱导治疗:名患者按照1: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或者PF-药物10mg、50mg或mg组。

患者分别在第1天和第28天,接受皮下药物注射。

诱导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8周随访,再进行48周开放标签延伸研究(OLE)。

在OLE研究期间:PF-每8周注射50mg,最多注射6次,随后进行28周的随访。

最终有例患者,随机分组并接受诱导治疗。

结果发现,PF-50mg组的患者,第8周和第12周的临床应答率(CDAI降低70分)为49.3%和47.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0.6%和28.6%)。

PF-50mg组的患者,在第12周的临床缓解率(CDAI<)为27.4%,显著高于对照组(10.9%)。

之后,名患者继续接受了OLE延长期的治疗。常见的治疗突发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包括:CD病情恶化、腹痛和鼻咽炎。

总的来说,对于抗-TNF治疗失败的中重度难治性CD患者,50mg剂量的PF-可以有效诱导临床应答和缓解。

但是存在消化道脓肿和穿孔的风险,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应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