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态度 [复制链接]

1#

我的态度

(江清汉)

关于如何应对新冠肺炎,有两种对立的态度:

一,严防死守,动态清零;

二,听其自然,群体免疫。

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要说明,我非*非派,无职无权,就是一个退休老人,我只谈问题,不谈*治。而且,我只说自己的看法,无意与人辩论。

暂且不说观点,我们先来看看医疗卫生方面的国情:

撇开新冠疫情,以平时情况观察,医院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如果要想挂个专家号,比登天还难,所以就有“*牛”卖号屡禁不绝。

下面这样的情况,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过体会:

我外孙感冒发烧,我和家人一起送他到妇幼保健院儿科看病,晚上八点多钟了,医院几个挂号窗口还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挂好号,去门诊室,一看又是半尺厚的病历本摆在出诊医生的桌上,诊室里,走廊上,挤满了焦急的家长和哭闹的患儿,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才轮到我们看医生,这还是每个患儿只看一到两分钟这样的速度,如果医生细问慢诊,还不知道要等多久。问诊完,开药,去批价窗口排队,又到取药窗口排队,再去注射室挂瓶,医院已是半夜一点多了。

我们很辛苦,医生更辛苦,那门诊值班医生跟我说,他吃完晚饭开始坐诊,直到深夜,中间就没敢喝口水,因为害怕上厕所。

这样的情况,是平时的常态。秋冬春季流感爆发期,更为严重。

我的同学中有好几位医生,对于医生的辛苦,他们的体会一定比我更深刻。平时我有头疼脑热什么的,都是能扛则扛,医院的人满为患。

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命体,为了深入了解的需要,医学上把人的生命系统分为若干个分支,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等。生命的精密和医学的精细,决定了现代医学已经不可能让医生跨科应诊,比如不能让眼科大夫做截肢手术。人的疾病多种多样,医院有针对性地设立不同的专科,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对应的科别是呼吸内科。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也不会超过几十个人。与此相对应,呼吸内科的床位当然也是有限的。

从披露的情况看,在奥密克隆变异*株感染人群中,重症、危重症、死亡比例都很低,但是,病*的传染性极强,稍有不慎,就会快速蔓延,感染者人数会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增长。感染者发病后,有非常难受的体验,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浑身无力等等,当然,体质好的染病者可能可以借助自身免疫能力得以康复。

但要特别指出的是,自行康复的前提条件是体质好,自身免疫能力强。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一旦染病,就极有可能成为危重症患者,甚至死亡。

如果放松管控,让病*携带者自由流动,在我们这个人口基数达十四亿的国家,染病者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谁敢想象?

世卫组织和各国的疾控机构都认为新冠疫情不是“大号流感”,成为新冠病*感染的患者,身体强健的青壮年也许可以扛得住,但如果是婴幼儿,或者是老年人,甚至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他们能扛得住吗?就算他们能扛,家人们忍心让他们在家承受百般痛苦而不送医吗?

一波医院,医院,少得可怜的呼吸内科医生,少得可怜的病床,能接纳得了应付得了那潮水般涌来的病人吗?

医学是一门理论和经验并重的科学,一个临床医生的培养,最少需要四年大学本科教育,这还不算必须的临床实习时间。新冠疫情爆发才两年多一点时间,就算从疫情出现时起所有的医学院全部开设呼吸内科专业,恐怕也来不及培养出足够的呼吸内科医生来应对以亿计的病患吧?

还不仅此,医生也是人,上班时他全副武装防护严密,但他也要下班也要回家,如果放松管控,就算医生自己做到与社会面不聚集不接触,他的家人在外带来病*也不可避免地会传染给他,医生染病就不能出诊,如果那样,医院就会瘫痪,谁来救治一天比一天更多的奥密克隆病*感染患者?疫情初起时,武汉有三千医护人员染病,眼科大夫李明亮倒下后就没有起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如果不是国家采取断然措施封闭武汉,不是全国四万多*队和地方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紧急驰援,武汉,乃至全国,都将变成人间地狱,这绝非危言耸听。

上海,中国最大的都市,医疗条件的优越、医疗系统的完备和医生群体的优秀,均为全国一流,这次疫情爆发,医疗资源几近枯竭,医疗系统濒于崩溃,这两天,*队和全国各地医疗支援队伍前往上海支援,其中就有一支一千多人的江西援沪医疗队。假如全面放开疫情管控,疫情遍地开花,各地自顾不暇,从哪里派人支援上海?上海垮了,哪里又能自保?

有人说,没有新冠肺炎人也会自然死亡,是的,但有了新冠肺炎一定会死的人更多。

有人说,别的疾病也会死人,是的,但别的疾病没有新冠肺炎这么强的传染性。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的恐怖场景,应该给我们警醒;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每天公布的染病数死亡数,应该给我们警醒;

印度新冠肺炎患者家属彻夜排队抢购氧气瓶的情景,应该给我们警醒;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说新冠肺炎就是一个谎言,但在自己感染后乖乖地戴上了口罩。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极力推销所谓的“群体免疫”,自己感染进了ICU(重症监护室),出来后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作为英国首相,鲍里斯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疗保障,一个人可以住一间最豪华的ICU病房,一个最优秀的医疗团队为他一个人服务,用上世界上最好的药物,我们的普通老百姓敢想象这样的奢侈吗?一旦疫情蔓延,医疗系统崩溃,体质较弱的病患就只有轻症变重症,重症走向死亡。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每天公布因新冠肺炎不治死亡的人数,持续两年时间每天少则几百多则数千,这只是一个个我们看到的数字,我们已经快看得麻木了,但数字的背后有多少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是我们虽然没有看到却可以想到的啊!

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呼吸不能自主,要靠吸氧维持生命,危重患者的抢救要靠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爱克姆”(ecmo)帮助。最终没能抢救过来的患者,都是活活憋死的,那样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痛苦,谁愿意去体会一次?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部分官员懒*,组织不力,在疫情防控方面出现了很多混乱情况,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救护,舆论多有怨言。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问题的解决,比起医疗系统全面崩溃来说,就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了。试想,医疗系统全面瘫痪后,肾病患者能正常地进行透析吗?其他慢性病、老年病患者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吗?

老年人怕孤独,好聚集,K歌旅游打麻将,身体不适也照样活动,说是“轻伤不下火线”。平时无可厚非,疫情期间就是祸害了。南京毛姓老太在南京染上病*,违反管控规定跑到扬州,隐瞒行程连续几天打麻将,症状已出还坚持不下桌,结果造成七十人被感染,七百多人被隔离,整个扬州城全面停摆。前两天,毛老太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真是害人害己。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坚持严防死守,动态清零,付出必要的代价,守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样的做法,我赞成。

-04-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