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有温度的自媒体
主编苏小叨:贪玩*舌,爱叨叨!江湖人称叨姐是也,深爱苏州这座城市,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致力为每一个在苏州打拼的人,提供最新鲜的资讯和最牛逼的福利活动!
合作/交朋友,请召唤苏小叨:suxiaodao
雷迪森and杰特们,端午小长假就要来了,然而也就3天啊!大写的不够!其实只要敢请,请对假,3天的短假瞬间凑成了8天假,做法如下图:
时间一下子就是很充裕啦~想要来个“任性”的旅行,也是可以的哦。
海岛游
碧海金沙,绿意盎然;渔家特色,美味海鲜……
古镇游
青石桥上,观烟雨江南,小船悠行……
境外风情游
身心在旅途将东南亚周边风情一网打尽~
当然,选择长假期间出游,多大的勇气做的选择,就要承受多大程度的“挤压”,毕竟人太多!来到景点,除了景色,还有一望无边的人头……
所以捏,还是乖乖在家,何必要去自讨挨挤!!!和朋友去吃点苏州巷子里的特色小吃也蛮好,当然最关键的是人少,不挤,还有文化底蕴。你说还有比这个更加吸引人的么?
定慧寺巷
清晨,来一份经典的早餐搭配,大饼油条配豆浆;
定慧寺巷附近的大饼油条
地点:定慧寺巷往东
苏州人吃大饼油条有个特别的习惯:一块烤得焦香的大饼一折两,将一根外脆里嫩的油条裹进去,一起向嘴里送。所以,这一*金搭档常常是”一副”“一副”买的。这店也这样,老板烘大饼,老板娘负责炸油条,夫唱妇随,标准的夫妻老婆店。
拿简单的东西做出名堂,最大的“秘密”是:别人的大饼都是用煤烘的,这儿的是用木炭烘的,吃上去没有煤烟的味道,而且有害物质少。
观前街
中午就去观前吃吃小点心咯,生煎加牛肉汤粉,也是蛮不错的;
观前街的生煎馒头(哑巴生煎)地点:哑巴生煎临顿路店
旧时苏州吃早茶的人最喜欢的茶点有两种,一是蟹壳*,另一是生煎馒头。而这家店,之所以起了个“哑巴生煎”,是因为煎馒头的大师傅是个哑巴。这门生煎手艺已经传了三代,足足有60年的历史。
生煎包好后沾一下芝麻在放到锅里,这样煎出来的生煎,每一个都有芝麻的香味。咬上一口,鲜香的汤汁就从薄薄的皮子里流出来……生煎是趁热吃的代表哦,所见建议“堂食”!
东大街
下午3点去趟东大街,那里有家大排长龙的粽子店,端午假期,买点粽子回家应景的吃一下嘞,祭奠一下伍子胥大人哦*^__^*~
赵氏粽子地点:司前街号
在东大街文化市场对面,有个叫地方弄的小弄堂,有一家挂着“赵氏粽子”招牌的迷你小店。“赵氏粽子”特别合苏州人的口味,“赵氏粽子店”跟别的粽子店有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它从来不做“早餐式”生意,店里没有热粽、现剥等服务,一般待售的粽子都是冷的。
赵氏的粽子基本上都是当天售完,前一天包好的粽子会在次日早上下锅,经过7个小时的焖煮,到下午3点钟左右出炉,所以想买热粽子的,可以踩点去哦~
马医科巷
早上去市区的小巷子里买个蟹壳*垫垫饥,然后喊几个朋友溜一圈古城呗;
马医科巷的蟹壳*地点:马医科巷
景德路南侧马医科巷的一条再简陋不过的小巷子里,有一家早点店,这里的“蟹壳*”的手艺就是旧时保留下来的。旧时苏州的所有茶楼、书场、老虎灶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和生煎馒头。
“蟹壳*”又称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故而得名。
学士街
走累了,到了饭点,记得来一碗特色苏氏面;
一德面店的蕈油面学士街号
在学士街上,有一家“一德面店”,店里有一种招牌面叫“松树蕈油面”,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
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松树蕈和蘑菇不同,和一般的蕈也不同,特别有咬劲,有天然的鲜味,更有野鸡肉的口感。在苏州,有松树蕈油面卖的,独此一家。蕈油面,最早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后来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
山塘街
下午可以去山塘街逛逛,记得品尝一下那边的海棠糕,临近回家的时候,打包一份猪头糕,给晚餐加个菜!
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地点:山塘街
这个行当里最正宗最古老的手艺只有“陈老大”这一家。用的是祖传下来的紫铜模具,现在有些地方是用铝制的模具做的,做出来的糕就不好吃。梅花糕,梅花糕,形似梅花才得名。
相传梅花糕在江南一带曾风行一时。梅花糕和海棠糕也逐渐成为大户人家的点心,因为海棠糕比梅花糕小一点,所以一般太太、小姐们吃海棠糕,而老爷公子则是吃梅花糕的。”梅花糕一炉是19只,而海棠糕一炉是7只。
阿坤卤菜店的猪头糕地点:山塘街
阿坤卤菜店很小,可别小看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店,它的历史可有50年之久了。“猪头糕”,也就是猪头肉冻,即把猪头肉用卤汤冻成糕,是冬天里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一般来说,做猪头糕首先要把猪头洗净,放在锅里加满清水或卤汁,用旺火猛煮,一直煮到猪头的肉、骨分开才捞出,煮熟的猪头有云层般的花纹,肉色呈橙黑相间的透明体,将骨肉分拆开后把拆下的猪头肉放在卤汤里结冻,然后切成薄片就可以装盘上桌了。相传吴国末代君主夫差好色更好美食,其后裔聚居之处就流传着“吴王餐”。“吴王餐”里,猪头肉也是上台面的一道大菜,叫“猪头糕”。
天王井巷
清早来份麻饼,瞬间活力满满;
湘城老大房麻饼地点:王天井巷61号
麻饼,又名胡饼,胡麻、博炉。说到枣泥麻饼,湘城麻饼素有盛名,素以“皮薄松脆、馅多味美、甜而不腻、油而不肥”著称的湘城枣泥麻饼(真是这个湘哦)早就深入人心。湘城老大房的麻饼已经有年的历史。
相传清朝年间,苏州有家糕饼摊,摊主是一个吝啬的小人。做的饼,料不足,因此顾客越来越少。他的师兄决定帮他一把,建议他改做双面都有芝麻和猪油的“枣泥麻饼”。果然,当他开始烘制麻饼时,芝麻、枣泥和猪油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引来了不少顾客,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
皮市街
苏式糕点一直都是大家的心头好哦,喷香美味的猪油糕,午餐的时候可以吃点~
杨式糕点店的赤豆猪油糕地点:皮市街号
因为大师傅姓杨,这家店取名叫“杨氏糕点”,店里只卖四种吃的,糖藕、糖粥、南瓜豆沙糕、赤豆猪油糕,而其中又以赤豆猪油糕最有名。江南人对吃糕团非常有讲究,不但讲究“吃”还讲究“意”。春节正月期间的汤圆,二月初二的撑腰糕,三月清明的青团,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初五端午粽,六月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南瓜团,十一月萝卜团,十二月糖年糕。在习俗上,姑娘出嫁时的蜜糕铺床团、小孩满月时的剃光头团、造屋架梁用的抛馒头、上梁糕等。
糕的传说
糕,与“高”谐音。春节时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渚泗巷
燥热的午后,晚上不妨来点清淡的,怀旧的老苏州方式——喝份糖粥……
洙泗巷的赤豆糊糖粥地点:观前洙泗巷
鸡鸣八宝粥店门口放着一个竹制的“担头”,懂行的老人看了有怀旧的感觉,不懂行的年轻人看着也觉新鲜好奇。这副“担头”成了这家店的好招牌。其实这就是以前的小贩奔走于大街小巷中卖糖粥的。
传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喝过苏州的八宝粥,曾得到赞赏,从此八宝粥闻名天下,苏州八宝粥的配方集南北、水陆最佳之果仁和菽粟,有桂圆、莲子、米仁、芡实、枣、枸杞等,既滋补又美味。
向大家介绍了这么多,是不是看的有点饿了!端午快到了,赶紧约起来~~
把握住大好时光,敞开肚子吃吧,一句话证明我是苏州人OR生活在苏州的人就是:
我是吃货不解释!!!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