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708/7282164.html年5月1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景宫,奥地利总理法伊曼(WernerFaymann)在仪式上致辞。当日,奥地利*府在首都维也纳美景宫举行仪式,庆祝《国家条约》签署60周年。年3月,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年5月14日,苏、美、英、法四国与奥地利*府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简称《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独立及领土完整。奥地利重新成为主权国家。60年后的今天,奥地利已经发展为众人都认可的发达国家。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下奥地利成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文
小柏图
网络
1发达国家的定义
发达国家,最简练的话讲就是已经发展到一定档次的国家。它的评定标准通过很多方面,比如生活水平、经济水平、*事实力、社会体系、先进技术、福利制度等等。不过仅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这样的国家未必有较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也就是国家实力在起作用。
▲蓝色区域为发达国家
西欧国家近年来就是发达富庶的代名词,北欧就更不用说了。70年前二战刚结束时,欧洲到处都是废墟,但这对于重建和崛起来说,也算添了一份动力。二战后,出于战略意义,美国大量物资和资金援助欧洲战争后的重建,尤其是德国,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奥地利当然也不例外。
二战时奥地利和纳粹德国合并,当时奥地利国民十分地欢迎德国*队进驻奥地利,恐怕是没想到德国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战争结束后,四国*队(美英法苏)进驻奥地利,这使得奥地利*府很不自在,并且大大的受到了干预。四国占领时期后期,年5月15日,奥地利签署《奥地利国家公约》(?sterreichischerStaatsvertrag),答应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在签署国家条约后自愿成为永久中立国(这个声明不是国家条约的一部分,但是同它紧密相连)。同时四国也表示,四国的全部*队将撤出奥地利。
▲签署《奥地利国家公约》的现场画面
在四国撤出奥地利之后,一切都百废待兴,也是今天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起步。下面就通过工业,教育和*事方面,详细介绍奥地利的发达国家之路。
2奥地利的工业实力
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奥地利国家虽小,但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万欧元。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奥地利就是靠它攒足了资本和实力才能建立奥匈帝国,和当时的普鲁士抗衡。奥地利一直就有很深的工业基础,也跟它的地理位置优势是分不开的。学音乐的都知道,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古典时期,维也纳是欧洲音乐的核心,城市虽不及巴黎和伦敦大,但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都市。文化繁荣的前提一定是国家强大、经济实力有一定基础并且社会包容性强。奥地利迅速吸收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才,钻研技术,发展工业化。这也是它二战后能迅速恢复过来的原因。
早在德国崛起起来之前,奥地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十分有影响力,曾经长时间地主导欧洲*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由其最强大的邦国——奥地利的皇帝兼任。但是,历史让奥地利经历了2次重大的领土变迁。第一次是19世纪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使当年疆域浩大的帝国一下子缩小为奥地利本土与中欧部分国家结盟的奥匈帝国;另一次是一战结束后,中欧民族国家纷纷宣布独立,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回归到如今的模样,面积仅为8万多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国。疆土的急剧缩小,原来的经济命脉被切断,需要经过长期努力,花大力气建立起新的体系。
奥地利经济部门并不齐全,许多工业领域并没有,也没有大的跨国公司。但它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例如钢铁工业,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曾经利用林茨钢铁厂造过枪炮,它的技术力量雄厚,于是战后便组成奥钢联,重点发展冶金业。机器制造业也是奥地利的长项,它生产的汽车发动机和其他零部件装在了德国制造的汽车上,低水头发电机组和旅游缆车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
奥地利人深深懂得,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世界,保守必定失败,只有创新才能生存。人们可能还不知道,奥地利首创了氧气顶吹炼钢技术和熔融还原炼钢法,奥钢联能生产一百多米长的钢轨。奥地利低水头发电机组很有特点,其涡轮机组是卧式的,只要水源有落差就可以发电。施华洛世奇水晶玻璃,是在捷克波希米亚水晶玻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配方更加科学,切割更加准确精细。
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条看来已是全世界的共识。从很长时间以来,奥地利就从理念、*策措施、人员素质诸方面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较早提出了“生态社会市场经济”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奖励退耕还草还林,惩罚乱砍乱伐;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搞核电;治理污染,大力推广环保技术。
▲环保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比图(年)
奥地利汽车产业历史悠久。年前,奥地利人西格弗里德·马库斯(SiegfriedMarkus)是汽车的发明者之一;年前后,维也纳格赖夫(Gr?f)兄弟发明了首辆带前置发动机的汽车;年,奥地利斯太尔(Steyr)公司将首辆空气动力学汽车推向市场;此外,人们对保时捷和大众甲壳虫之父——奥地利人费迪南·保时捷(FerdinandPorsche)也并不陌生。
▲费迪南·保时捷(FerdinandPorsche)
让你说一个奥地利的汽车品牌,你可能说不出来,但这不能说明奥地利的汽车产业就十分落后。德国和奥地利同是德语国家,做事又都有同样的严谨性,因此大量德国汽车企业在奥地利建厂生产,质量得到了认可。奥地利大部分领土都在阿尔卑斯山上,所以奥地利自主的汽车品牌对于大型货车以及重工车很有研究,特别擅长生产发动机和驱动装置,口碑很不错。
3奥地利的民主体现在教育上
奥地利其教育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4.5%,仅次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全国的教育由联邦*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学费、书本费、上学的交通费全由国家负担。奥地利目前的高校生约为23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约占12%,奥地利大学的教育质量和文凭得到世界的公认,奥地利的大学免收学费,实行学分制,修完学分便获得学位证书。
*府给了学校很大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跳级考试,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限制你的发展。具备奥地利高中学籍的学生,可在奥地利以及欧洲申根国家高中之间自由转换学校,成绩互认。虽然奥地利有很多的外国留学生(不算欧盟申根国家),但是奥地利*府严格的控制外国留学生人数。
学徒培训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同步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在奥地利,九年义务教育之后,20%多的学生升入高中,通过毕业考试后进入大学深造;而近80%的学生则进入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接收职业教育。在中学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和个人爱好来调整自己的未来之路。即便选择了职业教育,学生们也可以在职业教育的最后一年,有针对性地增加“综合性科技”知识课程,毕业后依然有机会进入高等专科大学甚至综合性大学,读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生愿意上职业学校,是奥地利职业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奥地利的中学生并不那么重视高等学历,也不将其视作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唯一途径。奥地利《学徒法》规定,进入双轨制教育体系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将进入企业实习并获得学徒工资。
▲奥地利各州学徒数量对比
4奥地利防御性*队
奥地利可是生产格洛克手枪的国家,不要看它疆域小,它的*事实力一点也不弱。奥地利*队的强大,从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走在维也纳大街上,或是在地铁站、火车上,都能看到身穿*装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年9月,奥地利颁布《国防法》,创建联邦*(Bundesheer)。奥地利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个月。不要觉得奥地利小,奥地利陆*在世界的排名也是很靠前的,奥地利还有一支“眼镜蛇”特种部队。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版大左综编整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