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性克隆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柏思荟研究报告靶向Ang药物在研现状 [复制链接]

1#

01

Ang靶点简介

Ang(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是一种分泌型的生长因子,主要在胚胎发育期表达,与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成熟关系密切。在成人体内,Ang高表达于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子宫),在其他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血管生成素的配体为Tie-2,二者结合后使Tie-2磷酸化,后通过激活下游通路如AKT和ERK影响血管通透性,如促进血管生成,维持血管内环境稳定,同时参与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如月经周期、脑卒中、伤口愈合、感染、肿瘤发生等的血管新生。

Ang的家族成员主要包括Ang-1、Ang-2、Ang-3和Ang-4四种因子,其中,Ang-1和Ang-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较为密切。Ang-1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同源六聚体,其卷曲结构域大约有个氨基酸。在胚胎心血管发育早期,Ang-1主要在包绕心内膜的心肌上表达,后期则在血管周细胞上表达,Ang-1的表达受缺氧、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调控。Ang-2与Ang-1存在60%的同源性,主要区别在于曲卷结构域和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的交界处比Ang-1少了一个半胱氨酸。Ang-2在胚胎发育期主要表达于大血管平滑肌,在成体的子宫和胎盘等血管生成活跃的组织中表达。

Ang-1、Ang-2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机制。当Ang-1与Tie-2结合后,激活下游AKT和ERK通路,这两条通路参与减少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有利于血管稳定。而Ang-2与Tie-2竞争性结合,抑制Tie-2磷酸化,从而促进血管生成。新生血管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此外,Ang/Tie2通路参与多种肿瘤的血管生成,尤其是Ang-2在肿瘤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可通过诱导产生内皮细胞蛋白酶、MMP-2等促进肿瘤的发展与转移。因此,通过中和Ang-2,阻止其与Tie-2结合,抑制血管生成,有望实现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良好控制。

图:Ang/Tie2信号通路

02

靶向Ang药物一览

目前,一批全球制药巨头纷纷布局Ang-2靶点,相关企业包括辉瑞、阿斯利康、安进、再生元、罗氏等。除了单克隆抗体外,靶向Ang-2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亦是企业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